A- A+

減資股的華麗轉身---有利籌碼集中、股本輕盈、EPS提升

產業評析   2017/03/20

農曆年開紅盤才一個多月,就已經約有10家公司宣布減資,有的是藉「減資」打掉累積虧損,有的則是將資本以現金方式退還股東,這波減資熱潮背後,大股東盤算為何?對各家公司後續股價如何影響?而是否能從中找到有機會的標的?值得深入探討。

顧名思義,減資就是減少資本額,目前市場上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實施庫藏股後註銷股本,這種情況是公司在實施庫藏股之後把從市場買回的股票註銷藉以將股本縮減,是一種很常見的方法,且這種減資效果對股價的影響比較溫和,資本額的減少通常在兩成以內。

第二則是嚴重虧損的公司,藉減資打掉累積虧損,一般而言,對施行這種減資的公司而言,情況是不得已的,因為這等於是經營者承認經營不善,藉由減資讓公司一切重來,減資後股東的持股數會因而減少,但每股價值會拉高,雖然表面上看來沒有損失,不過通常走到這一步,意味著公司營運風險加劇,因此,一般來說如果產業情況、營運策略沒有很大改變,減資後掛牌的股價還是會再走跌,過去的華亞科(3474)、茂矽(2342)、茂德、力晶與今年的旺宏(2337)都屬這類型。

而最後一種則是公司將資本以現金方式退還股東,也就是俗稱的現金減資,公司將手頭多餘的現金退還給股東,藉此讓公司股本降低,而股東可以拿到一筆盈餘配發的股息,再外加一筆現金減資發還的金額,因此對股價通常帶來正面幫助。

特別是,過去幾年股利補充保費上路帶來的影響,為避免股東遭課徵補充保費,更多的上市櫃公司開始思索以現金減資取代現金股利,而在會計解釋上,現金減資屬於原股東拿回投資股款,自然就沒有課稅與補充保費的問題,一來一往間,股東可拿到的現金就比拿現金股利多出超過兩成。

實際分析,進行現金減資的公司,有可能意味著未來營運發展有限,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但若正面地想,有能力現金減資的公司,多數應該屬於財務健全者,辦理現金減資至少得帳上擁有充裕、甚至浮濫的約當現金部位,且沒有短期內需要支付的流動負債或資本投資。

加上就籌碼面而言,減資也有利於讓籌碼趨於集中,且在股本減少的情況下每股純益跟著順勢提高,也對市場評價本益比帶來正面幫助,只要現金減資的幅度適當,以至於公司保留資金仍足以支應營運發展,往往現金減資後對股價會有層面上的正向影響。

近幾年最典型的例子是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國巨3月3日宣布辦理現金減資三成,隔天股價隨即以漲停板回應,而事實上這已是國巨近五年來第四度減資,依序是2013年減資三成、2014年減資七成、去年再減兩成,加上今年減三成,股本一路從220.53億元減到35.23億元,不僅退還現金,國巨的市場本益比卻隨著減資越來越高,讓長期持有的股東成了最大贏家。

因此,只要現金減資的公司營運持續朝正面發展,加上股本更加輕盈,讓每股純益步步提高,就有可能藉此提高市場本益比,推升後市股價表現,而今年可留意的是鍵盤大廠精元(2387)。

考量帳上現金充足,得以支應未來營運發展,加上為了讓股東避開稅負的纏累,精元近三年股本從36.38億元減少至26.32億元,減幅近三成,且傳出今年可望再次減少兩成,預估將降至約21億元,股本總計約減少逾四成。

精元為全球筆電鍵盤前三大廠,主力客戶包括戴爾、惠普、聯想及蘋果等,精元這幾年沒有大力擴充產能,反而是正面解決工資上漲、人力缺口的難題,藉由積極投入自動化,提升效率,且效益逐漸顯現,且受惠於電競訂單拉高,並捨棄低毛利率產品,加上人民幣匯率的正面幫助下,讓精元去年營收雖然減少,但獲利仍可望持穩,預估全年每股純益可望達2.5元。

而法人看好精元今年在新訂單的加入下,預估整體獲利有望較去年提升逾一成,依照目前股本計算,全年每股純益有望達3元,且預計現金減資兩成,不管是本益比或是殖利率的角度出發仍有明顯低估之嫌。

另外,也可以留意電線電纜廠華電(1603),近三年股本減少逾44%,並積極處分業外,去年公告處分宜蘭土地,處分利益約2.34億元,分三筆入帳,去年已入帳1.66億元,預計今年將持續入帳,推升華電獲利表現。另外也傳出推動過程延宕多年占地8.58公頃的三重果菜市場都更案,已於近期傳出有突破性的進度,而負責辦理都更的正是華電旗下的利百代建設公司,不排除在未來為華電挹注業外收益,值得投資人觀察追蹤。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