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限污令的意外贏家

總經評論   2018/01/08

經過30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污染日益嚴重,秋冬愈來愈常見的霧霾對人民身體傷害不言可喻,近年來中國政策對防止工業污染越發重視,一聲令下可使得一個地區工廠全數停工,台商面對此種政策必須多加小心,間接也將使得小廠被淘汰,對傳產及電子都被須嚴肅面對,否則對公司營運將帶來重大影響!

  地處季風下游的台灣,近年來每到季節更換,空氣品質惡化已非新聞。找源頭,老是說就是中國惹的禍(當然台灣本身污染也不少)。台灣受不了,中國更受不了,戴口罩外出似乎已是必備。而經濟快速發展超過30年的中國,民眾開始有錢,對此當然不滿。執政者當然知道,尤其不管是水、空氣或是環境污染,這是禍延好幾代,對於將爭霸全球的中國是嚴重的內傷。於是近幾年政策開始對污染開鍘,遇到重大慶典,天子腳下的北京必須見藍天,一紙命令就可令方圓幾百里污染工業停工,但畢竟是權宜之計,就源頭還是要工廠降低或停止污染,以符合美麗新中國大夢。

  中國是人治體系,往往以一紙公文就可令產業翻天覆地。17年底,突然傳出震撼昆山台商的停產風暴,即因蘇州轄下縣級市昆山因水污染未能達標,一度要求吳淞江趙屯(石浦)等3個斷面所屬流域270家工業企業12月25日起至18年1月10日全面停產。雖然事後未執行,但也代表政策方向已明確將朝防污執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已正式簽署、公布大陸環保稅法條例,該條例將自2018年1月1日起與環境保護稅法同步施行。一般預料,環保稅實施後將造成業者負擔加重。環保稅法主要徵收對象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音4大類。該條例對「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中其他固體廢物具體範圍的確定機制、城鄉污水集中處理場所的範圍、固體廢物排放量的計算、減徵環境保護稅的條件和標準,以及稅務機關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協同機制等,均做了明確規定。

  值得重視的是,17年12月27日大陸國務院已先發布「關於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指稱為了促進各地保護和改善環境、增加環境保護投入,決定將環境保護稅全部作為地方收入,這給了地方政府在環保稅的徵收上有更大裁量權。先前大陸的環保稅來源於排污費,為中央與地方所共用,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為1:9。

  而在環保稅法正式上路之前,近期大陸各地在大氣和水污染物可選的稅率範圍內,已先公布詳細課徵稅率,各地方差距頗大。譬如,北京執行採用最高稅率,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徵收12人民幣,水污染物稅額為每當量14人民幣。台商聚集最多的江蘇省和廣東省,江蘇的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南京課徵8.4人民幣,無錫、常州、蘇州、鎮江為6人民幣;水污染物稅額南京為8.4人民幣,無錫、常州、蘇州、鎮江為7人民幣。廣東省的標準為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徵收1.8人民幣,水污染物徵收2.8人民幣。天子腳下的北京所課徵環境保護費果然是最高。

  有最高行政執行長李克強背書,各個污染嚴重省分積極動起來,除昆山外,江蘇省環境保護督察組也點名批評南京、無錫、蘇州等3市「存在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決策部署不到位等問題」,要求至少在農曆年前提出解決辦法,3地為數不少的台資企業近期恐需慎防突如其來的限產、停產令。其他包括珠江3角洲也傳出限產令。沿海各省,北從東北,南至廣東廣西,未來執行限污令將是勢在必行。

  減污限產令擴大,大陸官方已掌握長江經濟帶環境敏感區域內的化工園區及化工企業,並要求18年6月前要全面停產,並搬到遠離長江的工業區內,排污口也要全面取締。對河岸線1公里範圍內、合法的化工企業,要對風險防控、污染排放達標等情況進行重新評估,確保符合安全和環保標準,鼓勵搬離1公里範圍或者搬離、進入合規園區。對河岸線1公里範圍以外,不符合相關規劃要求,或者安全和環境風險突出、經評估通過就地改造仍不能達到安全、環境要求,要在2020年底前搬遷改造進入合規園區或者依法關閉退出。

  大陸官方從2016年底就展開長江化工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大陸國家發改委等3部委也明確要求嚴控化工污染向長江中上游轉移,加強污染源頭治理。大陸當局對環保要求只會愈來愈高,昆山這次暫緩實施只是讓台商爭取到寬限期,如能就地轉型就轉型,不能轉型就得考慮遷廠。

  大陸對治污減排日趨嚴格,凡涉及高耗能、污染及排放的傳統產業限制擴增、致供給量縮,電子也諸如污染較嚴重的PCB業、銅相關的導線架等等,預計也將在限污名單中。而這一輪,傳產包括造紙、鋼鐵及水泥等都將受影響。

  當然,如此將容易造成產業大者恆大格局,大廠有資金及技術改善或遷廠,中小廠無此奧援,就容易被淘汰。這段陣痛期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就投資者角度當然要避免投入可能被淘汰產業或公司,於是資金可能向大廠集中。

  大陸關注政策引導及產業轉型,對環境具污染性的相關產業無法在大陸設廠,另一方面中國對於產能過剩的鋼鐵、水泥等積極調控去產能,因此包括石化、紙器、水泥及鋼鐵等在供給減少、但需求增加的情況下,產品報價將較容易上漲,傳統產業將因此得以翻身(後有詳細分析)。

  以水泥廠台泥(1101)而言,躋身大陸前6大廠;亞泥(1102)為第十大廠,競爭力優勢將凸顯出來。而石化業同樣受惠中國大陸嚴格執行環保稽查,地區中小型、污染高的廠商退出市場的還有中橡(2104)的碳煙,碳煙價格彈升,中橡自16年第3季起,碳煙事業的毛利率回升到1成以上。由於碳煙原料煤焦油17年以來每噸售價從1937人民幣大漲至目前的3658人民幣,年漲幅高達88%,刺激碳煙每噸售價從5255人民幣上漲至8369人民幣2009年以來最高,年度產幅高達60%,是化工產品中漲幅較大者。也讓中橡17年每季獲利都優於過去前兩年同期。中橡前3季EPS達3.07元,已經賺贏去年全年2.46元,此外該公司決議以1.8億元將景德製藥售予安成藥(4180),預估全年有接近4.3元實力,將是近3年新高,預估PE不到12倍。

  此外,包括水資源等,中國都將日益重視,相關公司也將受惠。而廢棄物處理行業也將日漸抬頭,其中日友(8341)在中國投資處理廢棄物,相準大陸十三五商機,再加上已上路的環保稅做後盾,日友加緊攻占大陸事業廢棄物處理商機,繼已有5廠送交環評後,日友指出,在這兩年還可能持續送件申請,目標將總設廠數設定在6~8家,藉以深耕河北、山西、江蘇等市場。日友北京潤泰最大日處理量可以放大至54噸,未來將朝向日處理量60~80噸。另江蘇宿遷廠規畫產能,初期年營收貢獻為5~6億元;另江蘇第2期另規劃3萬噸的焚化和3萬噸固化加掩埋,預計在19年加入營運,該公司可望搭上中國防污政策列車。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