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智慧運動商機拆解

產業評析   2018/09/17

自從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包括蘋果電腦、亞馬遜、AMD等重量級科技股股價逆勢創高;另外,Lululemon、Nike、V.F Corporation、Garmin等股價也同步走強,透露出運動與穿戴式裝置相關類股成為新主流。近年來全球吹起運動時尚風潮,不只穿機能性運動服飾與球鞋之外,智慧型手錶更取代傳統石英或機械錶。然而,機能性服飾或是穿戴裝置除了具備運動健身功能之外,更與醫療結合,可以隨時監控個人心跳、呼吸等生理狀況;這股智慧運動商機已成為紡織業、科技業或是健身器材廠商兵家必爭。

  根據資策會MIC預估,2021年全球智慧衣市場規模可達12億美元,出貨量也將從16年的110萬件成長至1900萬件,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7%。其中,運動健身與醫療照護領域應用,會是帶動市場成長的主要動能。目前,智慧衣市場除了Nike、Adidas、Under Armour等運動品牌廠商,還有像是Google、蘋果等科技廠商搶進。

  運動心跳數對於專業運動員在挑戰體能極限上,是個很重要的數據指標,而對於一般大眾或業餘的運動員來說,即可得知心跳數有無達成最低限度,擁有確實的運動效果。日前美國新創公司Heartln研發能穿在身上的心電智能衣,讓用戶能自行輕鬆監測自身的心電數據,不須教練靠自己就能推往運動極限。目前國內紡織大廠如儒鴻(1476)、聚陽(1477)、南緯(1467)、宏遠(1460)、遠東新(1402)等均積極投入智慧衣領域,其中,遠東新將智慧衣延伸出運動、醫療照護、復健,並與醫療院所及電信業者合作,搶食全新健康照護物聯網商機。

  紡織綜合研究所產品部組長沈乾龍表示,過往紡織品能做到單點量測,但未來透過大數據演算法,提供穿戴者更多資訊,例如壓力回饋和減壓測力等;經由衣服告知壓力等級,幫助分類達到減壓效果,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疾病皆是壓力造成,未來將龐大資料庫和商業服務串連,試圖朝向預防醫學邁進。

  今年世界盃足球賽,所採用的足球裡面有植入晶片,除了可計算球的飛行速度與弧度等數據之外,更可以與智慧型手機連結,讀取關於比賽過程的各式資訊與數據,球員還可以將數據上傳,與全世界的足球同好一起分享。因此,將傳感器、無線網路等嵌入運動產品之中,逐漸蔚為主流,因此以運動為主要訴求的穿戴式科技商機湧現。

  為推動精準運動,日前工研院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長庚大學、國立體育大學共同開發「軟性混合電子之精準運動偵測系統」,利用無線傳輸技術即時將使用者身上的肌電訊號傳輸至電腦,判讀肌肉用力程度及疲勞度,結合運動訓練的知識,未來可作為運動員訓練或是教練調度選手的依據。

  目前穿戴式裝置主要是以功能較為簡單的手環與智慧手錶2大類,前者主要廠商如小米、Fitbit;後者則是蘋果的Apple Watch居領導地位。根據了解,即將發表的Apple Watch Series 4,預期硬體規格與功能不會出現大幅更新,依舊以語音、音樂、來電與訊息提醒、行事助理作為主打功能;另外,在螢幕面板與電池容量均會將上一代擴大,並強化感測功能,往健康醫療應用發展。根據IDC報告,全球穿戴式裝置市場規模至2021年將成長至2.22億美元,幾乎是17年1.13億美元的2倍;到21年,基礎健身手錶和智慧型手錶的市占率更是超越基礎腕帶式裝置,成為穿戴式裝置市場中的新寵。

  目前國內廠商如石英元件的晶技(3042)、載板的景碩(3189)、欣興(3037)以及軸承的新日興(3376)等均是Apple Watch的供應鏈;此外,生產PMOLED(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的智晶(5245)與錸寶(8104),與連接器廠矽瑪(3511)也搭上穿戴式裝置商機。其中,矽瑪成功打進Fibit供應鏈,受惠於Fitbit Charge 3健身手環熱賣,矽瑪營收自6月以來逐月攀高,預估第3季業績可望挑戰3.5億元,創近年單季新高,營運可望轉虧為盈。在營運逐步好轉之下,近期股價呈現相對抗跌。

  IC設計廠商如原相(3227)以光體積變化描記圖(Photoplethysmography,簡稱PPG)技術,藉由客製化演算法打造出業界最小尺寸的心跳感測器,並成功拿下韓系、陸系及美系等健康穿戴品牌訂單。另外,偉詮電(2436)推出同樣基於PPG技術的心率監測微控制器,搭配新日本無線電(New JRC)的光學傳感器及羅姆(ROHM)的加速度計,完整健康量測模組方案已量產出貨,並獲ODM廠採用在高爾夫球用智慧手錶上。

  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加上民眾越來越重視健康保健,帶動台灣每年運動消費支出已超過1200億元,運動商機顯現,各種型態的健身房、健身中心、運動課程或瑜伽教室林立。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健身房數量在過去3年間成長了超過1倍;健身房營利事業登記家數,從2014年底的168家,激增至17年底的369家,總營業額也從40億元,倍增為近79億元。

  這趨勢吸引投資優步(Uber)和Airbnb等矽谷獨角獸企業的美國私募基金TPG,將焦點轉投健身領域,購併高級飛輪健身房CycleBar、精品划船機健身房Row House。全球最大消費品私募基金L Catterton則投資美國頂級健身房Equinox。美國平價健身房Planet Fitness(PLNT)藉由月費10美元的低價策略,快速擴張成為全球最大連鎖健身房;股價自2015年掛牌上市以來,一路向上攀高,日前最高來到53.41美元,累計漲幅達3倍之多。

  受惠於健身熱潮興起,國內本土最大連鎖健身品牌「健身工廠」的柏文(8462),今年以來業績逐月創新高,預估今年獲利可望同步創高,EPS挑戰6元。除了健身房之外,國內從事健身器材的廠商如喬山(1736)、力山(1515)、祺驊(1593)、岱宇(1598)等也受惠於這股健身商機。

  祺驊是運動器材中磁控裝置、電子控制器及儀錶總成等關鍵零組件之專業設計及製造廠商,在美國、德國、台灣和中國取得磁控組專利;全球前十大健身器材廠皆為祺驊客戶,第1大客戶為合作超過十年以上的Precor,占祺驊營收比重約10~15%,其他客戶包括Technogym、Life Fitness、喬山、力山、岱宇。另外,祺驊也在台灣經營Curves健身房通路,目前全台約有125個據點。公司希望能夠透過開發專業醫療與運動健身軟體課程來與實體通路結合,從目前的專業健身器材零組件研發製造商,往具有軟硬體及通路上下游完整的健身器材廠商前進。

  祺驊上半年業績與獲利表現平平,EPS達1.18元。第3季進入傳統旺季,預估單季營收挑戰2.6億元,挑戰單季歷史新高,加上新台幣匯率趨貶,有利於毛利率與獲利表現,下半年業績與獲利可望優於上半年,EPS上看3.5~3.8元。相較於其他運動器材股與健身通路股,目前祺驊本益比並不高,再加上,近3年現金股息配發率達85%以上、甚至高達9成,若以今年獲利預估值,保守預估明年現金股息至少3元起跳,以9月12日收盤價42.3元計算,換算現金股息殖利率達7%,具備下檔防禦支撐;不過,因在外流通股數不多,須留意流動性風險。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