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紡織股人氣覺醒

產業評析   2018/09/25

服飾早已不僅具有禦寒保暖的功能,除了能凸顯個人風格外,各種活動也需搭配不同的裝扮,如同知名作家張愛玲在《童言無忌.穿》中的經典名句: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1種言語,隨身帶著的1種袖珍戲劇。女人的衣櫃永遠少1件衣服,其實每個人都是,這也是紡織業能歷久不衰的最大原因。

  根據WTO資料顯示,在2005~16年間,全球紡織品貿易年均成長率為3%、成衣4.2%,中國為最大出口國,紡織品與成衣都超過35%,而台灣在紡織品位居第8,尤其機能性與環保紡織品,居全球重要供應地位,成衣雖居第33,不過東協十國中有5國在前15名,當中有不少是由台商所貢獻。

  台灣紡織產業在50、60年代,受到政府政策保護與扶植,而後政府獎勵石化業下游原料生產,紡織產業開始朝向化纖與混紡產品,並開始轉為出口發展,60年代進行第2次進口替代策略,產業跟著從原料、紡織到成衣進行一條龍式垂直整合,也讓台灣在全球的服飾供應鏈當中,持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雖然70年代隨工資上漲開始外移,讓曾經輝煌一時的紡織業,變成一般人口中的夕陽產業,紡織業占出口份額比率,從1971年的38%,至2015年僅剩下2%,然而在良好的基礎之上,隨著技術演進與產業結構改變,近年來大流行的機能性紡織,7成來自台灣素材,搭上全球品牌廠的成長列車。

  雖然,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甚至未來可能影響到全球經濟成長,不過服飾業為民生必需,必會有一定的需求存在。台灣的紡織產業,歷經殘酷而真實的生存遊戲後,從空掉的股票代號,就可看出許多廠商退出,另也有不少廠商轉型至房地產業,目前仍在市場者多為專精深耕,技術與規模已具備一定的能力。

  國際研究機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2015~17年全球服飾與鞋履銷售額約在1.5~1.8兆美元,其中17年男、女裝銷售額為4190與6430億美元,絕對金額雖高,然成長率皆低於整體幅度,鞋履則穩定於4%上下,而運動服飾年成長6.8%最高,金額將近3000億美元。

  去年全球服飾品牌銷售金額,擁有ZARA品牌的西班牙Inditex居榜首,H&M退居第2、Nike第3,不過全球前3大加起來占比也不過5%上下;而英國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公布全球最有價值服飾品牌榜,Nike以317.62億美元名列榜首,快時尚H&M和Zara名列第2、3位,LV、Adidas分居4、5名。

  前些年,快時尚風潮席捲全球,而後運動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帶動機能性布料與服飾崛起,如今除了機能性服飾需求仍旺之外,運動服與休閒服之間的藩籬也已打破,衍生出Athletic加上Leisure的複合詞Athleisure,中文譯為運動休閒風,而最受惠的是運動品牌Nike、Adidas,與迅速崛起又落下的UA。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報告也指出,全球運動服飾產值於2013~18年複合成長率為6.2%,遠高於全球服飾複合年增率的3~4%;全球鞋業近年每年產值則約為2000~3000億美元,當前運動鞋市場規模約為500餘億美元,然全球前5大品牌合計市占率,就已經超過7成,品牌知名度為最大優勢。

  智慧衣將可望成為下一波紡織產業的成長動能,根據M&M報告預估,全球智能紡織品市值將從14年的7.95億美元,至20年達47.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34%,台廠包含遠東新(1402)、宏遠(1460)、南緯(1467),成衣的儒鴻(1476)、聚陽(1477)、廣越(4438)等,都積極研發搶攻市場。

  過去紡織指的是從紡紗到織布的過程,然而現在一條龍的發展,可概分為上中下游。上游分為天然原料與石化原料,台灣主要石化原料廠如台塑集團與遠東新,近期中國PTA期貨價格飆上5年來新高,遠東新主要生產PET與PTA,合計營收占比近5成,上半年獲利年增1.6倍,股價獲法人買盤一路推升。

  在中游方面,今年具漲價題材的聚酯纖維廠,包含遠東新、新纖(1409)、宏洲(1413)、力麗(1444)等,尼龍纖維廠如台化(1326)、力鵬(1447)、集盛(1455)、東隆興(4401)等,而布廠則有福懋(1434)、年興(1451)、宏遠、利勤(4426)等。隨著主打機能性的人造纖維,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台廠受惠良多。

  上游與中游旺季約莫落在第2、4季,中國PET受累高額反傾銷稅導致外銷減少,包含美國122~153%、日本40~53%乃至巴西7~49%,加上目前貿易大戰延燒,激勵PET報價與利差,而中國PTA仿效水泥與鋼鐵實行錯峰生產,且新產能要到2020年才投產,預估未來兩年供需趨於平衡。

  紡織下游則包含染整與成衣,染整是最耗能、耗水的一環,然卻也是差異化的重要環節,台廠如強盛(1463),而成衣則是產業中附加價值最高的部分,然因國內公司較高、勞動力不足,廠商紛紛將工廠轉移至中國、東協各國甚至非洲、中南美洲等,包含儒鴻、聚陽、年興(1451)、廣越、銘旺實(4432)等。

  儒鴻上半年財報亮眼,稅後純益年成長98%、EPS7.66元,雖然8月營收受到賴索托罷工影響,然下半年仍可望受惠旺季與女性服飾單價提升,加上品牌客戶Nike、Lululemon下單力道增強,營運暢旺可望延續至年底。8月營收創高的得力(1464),新產能將陸續開出,明年營運可望有更大幅度成長。

  銘旺實第2季因匯兌收益貢獻下獲利大幅成長,累計上半年EPS達1.44元,而第3季為傳統旺季,7月營收為近兩年來新高,然為趕交期而利用空運,造成費用提升拖累獲利表現,不過公司表示8月影響將降低;東隆興大客戶為Nike與Lululemon,銘旺實與東隆興近期股價,皆出現長線修正後的跌深反彈。

  鞋業可概分為鞋材與製鞋,鞋材如網布利勤、鞋帶與黏扣帶的百和(9938)及百和KY(8404)、皮革的三芳(1307)、鞋底的勝悅KY(1340)與再生KY(1337),而製鞋則有全球代工龍頭寶成(9904)、與Nike關係縝密的豐泰(9910),以及以戶外休閒鞋為主的鈺齊KY(9802),品牌則如阿瘦(8443)。

  豐泰前8月自結EPS4.94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8月營益率更是創新高的13.74%,由於占營收比重逾8成的大客戶Nike訂單樂觀,第3季出貨量達旺季水準,預估第4季出貨量及銷售量,將有機會維持與第3季持平或以上表現,並持續擴充產能、導入自動化降低成本,長線持續看俏。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