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法人伺機重置下半年好股,股市已超賣,等待外資去槓桿近尾聲

產業評析   2020/03/09

新冠肺炎上周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演一場完美風暴,但經過一周的上沖下洗後,外資及國內重量級機構高層都認為,新冠肺炎雖然確定將造成上半年全球經濟及企業獲利下滑疑慮,但全球股市反應新冠肺炎的修正也已恐慌過頭,這次的回檔,是重建下半年投資部位的好時機。

肺炎疫情從亞洲蔓延到歐美已開發國家,從2月24至28日的最低點,短短5個交易日,美股狂跌4311點,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單周跌幅,波段跌幅一度逼近15%。

據統計,至2月28日為止的一周,全球股票型ETF資金大幅淨流出275.2億美元,其中美國股票型ETF單周就淨流出200億美元,ETF資金的閃離,連結美股的閃崩,應很合理。

但美股這一波的崩跌,和一季前全球金融市場對5G、AI及物聯網所帶來的強勁基本面,完全不成對比。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確實已如影隨形,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日前宣布,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微幅下修0.1%,至3.2%,但仍較去年的2.9%維持成長。

同時間,高盛證券考量因為疫情擴大、中國經濟活動受創影響,預估對美國第1季經濟成長率的影響程度從原先預估的0.5~0.6%擴大至0.8%,對美國全年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則從原估的0.05%擴大至0.1%,但仍在可控範圍,高盛並預估,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仍有2.1%,不會改變美國經濟溫和增長趨勢,但高盛也有但書,後續應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及供應鏈復工狀況,若疫情延宕至第2季仍無法有效控制、對供應鏈的影響持續至第2季甚至更晚,則經濟成長率才會再面臨進一步的下修壓力。

然這些數據的理性調整,都遠不及市場對疫情的恐慌。星展集團即直言,評估風險性資產價格是種藝術而非科學,這次沒有什麼不同,但任何的評估都應有合理的基礎,由於市場缺乏對新冠肺炎的了解,嘗試判斷疫情未來的發展並無幫助,但根據目前的股價估算市場反應了多少疫情爆發對經濟帶來的損傷或能得到一些方向。

首先,因為避險需求升溫,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下滑至0.99%的低點,每當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低於1.4%,即代表美國製造業處於萎縮階段,然根據回歸分析,此時的ISM水準顯示美國名目GDP成長率為3.2%,而市場的預期為3.8%。

考量美國經濟的廣度與深度,星展集團認為,市場認為疫情會使美國今年名目GDP成長率降至3.2%的預期似乎太過悲觀,在經歷上周的大幅下跌後,市場可能已經超賣,該機構認為,疫情的爆發為暫時性因素,不會影響長期結構性的趨勢。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先前即預期,以美股為首的全球股市,修正一成應可達滿足點,而這樣的修正仍屬於多頭結構下的正常回檔,然市場最終一度修正近15%,顯示市場已然過度恐慌。

張雍川補充,疫情從亞洲蔓延到歐美已開發市場,這些市場才開始出現補跌,但其實最早爆發疫情、且最嚴重的中國,股市已隨著降息而自谷底翻揚,隨著市場期待歐美央行可望聯合降息救市,重挫後的全球股市,也有望逐漸回復元氣才是。

不過,張雍川直言,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度不確定性,引發的是一種信心危機,這種信心危機不會太快消失,反應在金融市場上,V型反轉恐怕會是一種奢望及過度期待,只能期待基本面慢慢好,該機構現在正密切監控中國復工的狀況,未來只要數字是朝正向發展,產業鏈也逐漸在回復的軌道上,就是投資人可以慢慢進場建立投資部位的時候了。

張雍川預估,未來一段時間,金融市場仍將隨著疫情消息載浮載沉,至第2季中下旬之後,市場信心就可望逐漸回復,並伴隨著基本面拉升,包括5G、AI、物聯網、電動車這些科技題材不滅,仍會是股災過後的選股主軸。

據統計,農曆年後至今,外資由買轉賣,上周更是擴大賣超力道,累計1月30日至3月3日,在台累計賣超金額已近2000億元,同期間,台幣不貶反升,顯示外資資金並未明顯匯出,但只要短線上外資去槓桿的動作還沒停止,權值股的回升空間就有限。

事實上,自2月中旬以來,外資券商已分別針對聯發科(2454)、穩懋(3105)等5G受惠科技股進行評等調降的動作,緊接著下修全球手機出貨量,直至本周,連大立光(3008)的全年獲利預估及目標價也遭到野村證券調降,花旗證券最新報告,則將台股目標指數下修至12000點,疫情及金融面利空幾乎傾巢而出。

惟外資普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科技廠獲利的影響,在過去一段時間的股價修正已反應,但5G手機相機鏡頭數增加、感測元件增加、射頻元件增加都是不變的趨勢,AI、電動車的發展也如火如荼,長期都持續在向上的發展軌道上,需求僅是遞延,因新冠肺炎恐慌而出現回檔修正的科技權值股,反而是開始逢低承接的好時機。

再者,美國降息2碼、台美利差縮小下,一來有助於資金回流,二來台股的高殖利率優勢,都將吸引熱錢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回籠進駐台股,據統計,若以去年底12000點台股指數計算,台股的殖利率仍有4.3%,台股如今回檔修正,殖利率再墊高,拉回後的台股,已相對進可攻退可守。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