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產業分析》一個5G、兩個世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時報新聞   2019/06/10 14:56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自今年初所有國際一線大展從CES、MWC到日前甫落幕的Computex,5G無疑是最夯的話題,也是個一線大廠最美的夢,隨著最新大陸官方對三大電信業者提前釋出5G執照,使得5G話題再度炒熱,只是同樣是迎接5G,網通設備、晶片甚是終端設備,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已經悶了好久的智慧型手機,各家業者磨刀霍霍,期待商機降臨,只是在其中扮演「笨水管」角色的電信業者似乎卻是愁容滿面,就是為何一個5G兩種心情。

4G升5G與2014年的3G升級4G可以說是截然不同,3G走向4G是整體通訊設備的更新,隨著4G的普及,台灣3G已經在2018年底終止服務,但電信業似乎沒有只需專注於4G的好日子,因為隨著全球對5G的高度重視,行政院也決議加速5G釋照,加上大陸已經在最新釋照給當地電信三雄,更驗證了5G的腳步只會越來越快,電信業面臨的是4G加上5G的蠟燭兩頭燒,4G的競標費用少說還有約10年,5G又要競標了,加上4G的建設持續,花大筆銀彈標下5G的基礎建設,以往電信業靠「笨水管」賺大錢的時代似乎已經不再。

遠傳總座井琪就曾直言,「電信業並非坐著收錢」,其所言確實不假,比起3G時代好比是類寡占的1399元吃到飽,更高的傳輸品質、內容帶來的卻不是正面的收益,台灣4G市場反倒更像是完全競爭,資費越殺越低,這也已經讓電信業徹底覺醒,「笨水管」就能賺錢的輝煌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且5G初期應用若無意外應該僅限於商用領域,個人消費市場普遍應該還是以4G為主,畢竟4G對當今市場的應用來說已經夠了,但5G頻譜政府說要標售又不能不標,不標等於提前宣告5G陣亡,先前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認為,5G在2025年前不會賺錢,只是在4G也賺不到錢的艱苦環境下,電信業對於5G似乎沒這麼期待,也是合情合理的。

反觀網通設備、晶片或是終端裝置,對於5G的到來卻是相當興奮,在頻譜確立後,基礎建設動起來,網通設備廠的商機率先引爆,由今年起5G網通概念股的強勢就是最的印證,由於5G設備穿透力較低,需要更甚4G的布建密度,估計至少是現在4G基地台數量的3~4倍,加上單價較高,價量利多下,網通設備廠確實是榮景一片。

5G手機從晶片到零組件,各項ASP都更勝4G,且各項產業的轉型或是升級,初期的獲利空間是最大的,好比晶片廠高通、聯發科(2454)就迫不急待的端出5G晶片,並陸續送樣終端廠進行測試,因為就有外資估計,5G晶片的售價初期會落在40~50美元,對晶片廠來說絕對是一劑大補丸,至於手機廠,由於5G手機勢必為旗艦機,售價偏高,已經好多年沒有發揮旗艦機市場,5G後續的換機潮,絕對是一個翻轉的好機會。

IDC研究經理高鴻翔就分析指出,預估今年5G手機的量不會太大,原因包括5G商轉尚未全面普及、5G網路基礎建設也不夠完整,以及5G手機價格偏高,三大問題5G手機能不能放量爆發的主要突破口;另外,市場是否出現「殺手級」應用,看來也是催出換機潮的關鍵之一。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