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經濟》通膨重演1970年代災難?目前應只是「Sugar High」(3-2)

時報新聞   2021/04/13 09:03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五大原因 通膨升溫應是「Sugar High」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執行副總裁暨首席經濟學家Dana Peterson則提出5大理由認為目前對通膨的擔憂可能過於誇大。

 首先Peterson認為這場大流行病帶動對某些產品的需求,例如居家防疫使照顧草坪的工具、家具、健身器材和筆記型電腦的需求大幅升高,這些積壓的需求為生產者價格帶來上漲壓力,而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出現的貨櫃短缺更助長通膨氣焰。雖然目前許多企業正試圖吸收不斷升高的成本,但終究不是毫無上限,最終仍可能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另一方面,髮廊或電影院的運作並不一定依賴全球供應鏈,當疫情在今年晚些時候消退,美國家庭將消費重心從商品轉移到親身服務時,這些供應鏈的困境與相關的成本高漲現象都將逐漸消失。

 隨著疫苖接種日益普及與經濟解封,消費者自然將轉向外出的服務,對飯店與航班等旅遊相關服務、體育賽事和音樂會等娛樂活動,甚至對足療等個人護理的強烈需求都可能會推升消費者物價。但遊戲主機等疫情期間的熱銷商品價格可能下滑,這將有助於抵消不斷上漲的服務價格,且一旦消費者對親身服務已經獲得滿足,隨著需求降溫,這些服務價格也料將回落。

 美國數個州政府正在提高最低工資,而一些決策者正在尋求提高聯邦最低薪資標準,工資上揚通常會帶動消費者物價上漲,但疫情時期帶來的遠端工作選項可能有助抵消一些最低工資上漲的影響,員工可以節省通勤成本,也可能搬到較便宜的地區,企業可以節省在辦公空間的支出,也可以從成本較低的地區僱用員工。

 第四點是,過去20年來抑制美國通膨的因素至今仍然存在。自動化降低勞動力成本、科技的淘汰速度越來越快導致折舊加速,使研發、軟體和專利方面的企業投資增加,而這些成本可能低於建物和設備方面的投資。電商平台的興起加劇了商品競爭,使價格保持低廉。企業越來越依賴約聘人員使工資受抑。消費者青睞大型量販店、折扣零售店、暢貨中心及串流媒體,也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

 最後是包括聯準會在內,眾央行並未發出通膨警報。目前聯準會將物價升高視為經濟穩健的信號,此前也宣布調整政策目標,將放手讓核心消費者物價通膨(不包括食品與能源價格)升破2%一段時間才會考慮調升利率,以達成其廣泛、充分就業的目標。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消費者一年通膨預期指數正在升高,這表示消費者預期12個月後的物價將高於現在,但如果較長期的通膨預期(通常為3至5年)仍保持在歷史低點附近,則聯準會的低利率立場可能維持更久。儘管如此,與其他央行一樣,聯準會也對另一種通膨保持警惕-即資產價格通膨。在利率超低的情況下,世界各地的房價都在飆升,股市估值也迭創新高。資產價格通膨造成的風險,將威脅金融穩定和經濟體質。

 綜合以上五大理由,Peterson認為通膨不太可能失控,且萬一物價飛漲,聯準會也確實已準備好適當的工具使通膨降溫,以避免1970年代式失控的通膨戲碼再度重演。

 不過此前已有經濟學家提出警告,聯準會不乏抗擊通膨的工具,但未來的經濟成長可能淪為犧牲品。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