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產業:BBA為生技展揭序幕,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將創上兆產值

財訊新聞   2017/06/29 08:15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臺灣生技月(BioTaiwan 2017)28日在為期兩天的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 Asia Conference, BBA)打頭陣,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表示,臺灣在生技產業的投資額也不斷增加,過去十年的成長幅度約為7.5%,中研院規畫建構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預計明年5月完工,未來可望創造上兆元產值,是台灣生醫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28日登場,來自國內外的近50位專家將在8場分論壇、2場午餐會中,針對傳染病、次世代定序、數位醫療、投資策略、精準醫療等主題,剖析產業現況與未來趨勢。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指出,生技產業相當活躍,臺灣在生技產業的投資額也不斷增加,過去十年的成長幅度約為7.5%。中研院規畫建構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目前進度符合計畫,今年9月底施工進度達75%,預計明年5月完工,未來可望創造上兆元產值,是台灣生醫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廖俊智指出,中研院和許多學研單位致力於臺灣的精準醫療發展,比如臺灣人體生物 資料庫,以及各大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蒐集的資訊。而中研院日前也與美國癌症登月計劃合作,未來也將持續與工研院等單位,在藥物研發甚至健康照護產業進一步合作。生技園區鄰近中研院,又靠近已有不少生技業群聚的南港軟體園區,未來啟用後,可望串連其他園區,成台灣最大的生醫廊帶,期望能引進國際更多合作。

安永(Ernst & Young, EY)全球生命科學部門領導人Patrick Flochel,分析2016年全球生技產業的發展狀況並指出,相較於2015年,2016年的產業表現雖然下滑,依然穩健發展,即使募資金額減少27%,仍是31年來的第三高。他也觀察到,去年許多國家政權轉換,不僅影響生技產業,同時帶來許多不確定性。比如英國脫歐、美國政府在健保制度與稅制的立場不明朗等等

2016年全球生技產業持續投資研發,全球總計投資額上看460億美元;而且創投投資歐美早期生技公司的金額與案件數都有不錯的成長,「這也是我們能保持樂觀的原因。」

維梧資本(Vivo Capital)合夥人蔡裕庚是首次參與臺灣生技月,曾任職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長達19年,擔任該公司診斷事業群總裁,協助讓年營收成長至180億美元。他擁有豐富的創業、併購及公司管理寶貴經驗,在會中分享了建立成功國際醫材品牌的關鍵,強調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是公司勝出的關鍵要素。且公司不能只靠併購擴張,自身的成長也不能忽視。

被喻為「波士頓最紅台灣創業家」,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工程與電機系合聘副教授的盧冠達,則探討了未來幾年的醫療新勢力,範圍涵蓋基因治療、基因編輯、基改細胞、再生醫療及核酸治療等領域。

NVIDIA全球人工智慧健康照護部門主管Andrea de Souza,擁有25年在國際藥廠的任職經驗,她指出,當前的醫療結合數據分析、基因定序,「現在是令人感到興奮的時代。」她並透露,此行來台灣同時會尋找策略夥伴,同時指出,台灣有很多優秀IT、AI人才。

賽諾菲(Sanofi)亞太區副總裁Alain Bouckenooghe則認為,臺灣的生技產業正在成長,特別是在新型疫苗開發上,也十分希望與臺灣進行合作。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