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產業分析:台灣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開發商機,永冠-KY、華新等積極搶參與

財訊新聞   2022/05/19 13:49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台灣離岸風電為政策發展主軸,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商機於第三季開始,永冠-KY(1589)等本土廠商合組離岸風電台灣隊,

去年中決定參與離岸風電第三區塊開發,華新(1605)也積極搶參與離岸風機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若能趕上第三階段,海底電纜廠2017年就可以貢獻業績。

根據台灣離岸風電三階段規劃,第一階段為示範風場自2015年至2020年,第二階段為潛力場址自2020年至2025年,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自2026年到2035年,透過業

者成本降低及產業競爭力達到規模經濟開發,並藉此建立台灣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初步規劃每年1.5GW裝置容量,目前有意廠商先資格審查國產化項目後競標,至於

國產化項目初步擬較第二階段新增水下基礎灌漿材料、海上變電站、齒輪、葉片材料等。

因此,離岸風電建置規畫到2035年,且建立台灣風電國家隊,預計2025年前風場分配完畢,2026年到2035年將以10年至少15GW規模推動,2025年前強制國產化比

重達70%,建立台灣風電國家隊的同時目標外銷亞洲地區。

政府計畫2022年釋出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建置容量3GW、六個案場,預計8月底截止收件,第四季公布名單。

據了解,上緯新能源、天力離岸風電、永冠、雲豹能源(6869)四家本土廠商合組離岸風電台灣隊,以及力麗集團及沃旭等廠商都遞件,申請建置容量合計14GW,

遠超過釋出量能,顯見競爭相當激烈。

在政府政策下,離岸風電安裝量增加,而台灣離岸風電三階段規劃時程來看,2026年到2031年釋出容量9GW,2032年至2035年再釋出6GW,今年第三季遴選的將於

2026年到2027年釋出容量3GW,之後每兩年釋出3GW。

法人指出,在先取得資格才得以競標下,國產化越高取得機會越大,也越早開發,預期2023年國產化廠商受惠最大,包括葉片、鑄件、材料、風場開發及海事工

程為新增受惠廠商。

台灣離岸風電本土化相關廠商包括風力鑄造件的永冠,葉片材料上緯,葉片的天力離岸(6793),海事工程台船(2208),風力結構的世紀鋼(9958)、世紀風電

(2072),風力設備華城(1519),風場開發森崴(6806)及雲豹,海底線纜的華新。

永冠台中港新廠完成後,可望大啖離岸風機訂單,目前台中新廠已接近完成,5月下旬將開始安裝生產設備,9月試產,年底才會正式量產,生產初期以台灣的離

岸風電客戶為主,2023年產出2.5萬噸,總產能規劃為8到10萬噸。

永冠台中港廠的投資額從原先預估的52億增加到83至84億元,除了因建廠期間鋼材持續上漲外,為符合國外風機大廠風機大型化的需求,也進行了設計變更,投

產後預計一年增加4億左右的折舊。至於泰國廠原本去年下半年動工,但因疫情延遲到今年下半年動工,預計2024年下半年才會投產,年產能規劃在8萬噸左右,以承

接中國出口訂單。

上緯新能源、天力離岸風電、永冠、雲豹能源四家本土廠商2021年中決定參與離岸風電第三區塊開發,從離岸風電供應商轉型跨足為開發商。業者指出,離岸風

電台灣隊規劃在苗栗外海一帶,建置Formosa4(海盛)及Formosa5(海碩)兩案場,完成環評調查與地球物理勘測,展開風場設計與採購程序。

其中Formosa4(海盛)的深水域固定式基樁工程設計,委由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負責;Formosa5(海碩)首開國內先河,納入具前瞻性的浮動式技術,展開

經濟部選商的前置作業。

華新也積極搶參與離岸風機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董事長焦佑倫日前就指出,發展海底電纜需要土地、技術、市場及認證,而技術跟認證連結在一起,土地部分,

華新已經在高雄港承租,不是問題,台灣離岸風機市場很大也不是問題,現在就等技術,華新若能趕上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則海底電纜廠2027年就可以貢獻業績。

焦佑倫指出,海底電纜最大困難不是在建設而是認證,因為客戶都是國際開發商,都有嚴格標準,要到歐洲去認證,這部分是要克服的。

根據華新在離岸風機市場佈局規劃上,最快年底前供應丹麥Vestas風機廠,彰芳二期和西島、中能風場總計三個風場的離岸風機塔內電線電纜。在海底電纜部

分,則已向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承租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一期計畫後線A6-A土地使用權,預計投資金額逾50億元,規劃2023年下半年動工興建海纜廠,2025年完

工、2026年試車量產。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