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金融》美企不投資,兩大原因作祟

時報新聞   2019/12/15 13:51

【時報-台北電】在過去十年低利時代,美國企業雖然滿手現金,卻無法激勵他們擴大投資。《華爾街日報》專欄指出,這主要出自兩大原因。一是疲弱經濟成長,令新工廠不具吸引力。另一項則是所謂的破壞創新技術並無牽涉許多投資。

 麥金塔表示,要觀察低利資金如何艱困的透過企業滲透到實質經濟,只要看股市的贏家就可略知一二。

 當今美股贏家可分兩大類,一類是低風險的企業。由於營運穩健,不論景氣好壞,這些企業都有能力因應。還有一類則是成長快速的公司,像是被稱為尖牙股的臉書、亞馬遜、網飛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

 這兩大族群都能輕鬆取得資金,不過股東只鼓勵第二族群進行支出,然而它們投資的破壞創新技術,像是電腦程式、品牌建立與客戶補貼等,多數並不需要很多資本。

 為降低風險,投資者通常買進有安全「品質」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的吸引力有部分是它們不太會把股東的錢揮霍在執行長虛榮的計畫上。該做法也符合學術研究的結果,就是資本支出較低的大型企業,在長期表現通常較優。

 雖然沒有看到擴張良機,這些企業股東與執行長仍會善用這些低利資金,但純粹只是財務方式,像是降低槓桿操作,買回庫藏股或支付股東特別股息等。

 至於成長股票則完全相反。這些企業一旦獲得不錯構想,就準備將付諸實行。然而這些成長快速公司通常透過股市就可籌到足夠資金,因此無須動用太多低利資金。(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