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產業》拜耳執行長鮑曼廣納股東建言,挽救信心危機

時報新聞   2020/02/23 11:43

【時報-台北電】德國化工巨頭拜耳(Bayer)因收購美國種子商孟山都(Monsanto)而承接龐大訴訟案的爛攤子,引發股東對執行長鮑曼(Werner Baumann)的強烈不滿。

 為了挽救低迷聲勢,鮑曼廣納股東建言,一改先前不談和解的強硬態度,並且擴展法律團隊與提振員工士氣,期盼帶領拜耳走過信心危機。

 拜耳買下孟山都儼然是德國企業史最災難性的併購案之一,因為前者必須接手孟山都除草劑引來的逾4.2萬件訴訟案。這使得鮑曼在2019年4月的股東大會上面臨股東投下不信任票的窘境。

 投資人認為,在經過數月的努力,拜耳似乎逐漸走出最糟的谷底,一方面和解談判正持續進行,另一方面集團已展開重整行動。

 參與談判人士透露,拜耳與原告律師接近達成協議,拜耳可能支付約100億美元解決所有除草劑年年春(Roundup)致癌的告訴。許多分析師指出,這樣的和解金額對拜耳來說是正面訊息。

 隨著市場看好拜耳有望脫離訴訟泥淖,帶動公司股價近期上揚,與去年6月跌至52歐元的7年低點相比,迄今已勁升約50%。

 然而鮑曼眼前並非毫無風險,隨著今年4月28日例行股東大會召開在即,許多投資者預期,拜耳在這之前勢必會向外界透露訴訟紛爭的進展與部分解決之道。

 投資人直言,一旦到時候沒有任何進展,鮑曼可能又要面臨一次不信任投票。

 在鮑曼主導下,拜耳2018年6月斥資630億美元買下孟山都,因除草劑年年春留下無數官司,令拜耳焦頭爛額。去年春季在加州輸掉第一場官司之後,立即引起投資市場恐慌,擔憂該公司將面臨龐大的賠償,股價也應聲暴跌,市值即蒸發逾3分之1,投資人對執行長投下不信任票,為戰後德國上市公司首見情況。

 儘管該投票不具法律效力,但已令鮑曼聲望跌至谷底。在拜耳內部非執行董事的強力支持下,才使這位執行長保住位置。

 不過,鮑曼隨後調整作風,看重投資者的建言,也讓股東逐漸重拾信心。

 因應Elliott Management等股東要求,拜耳2019年6月積極擴大法律團隊,包括成立特別委員會以監督官司發展,任命專精於該領域的律師為董事會提出建言,同年10月延攬1位農業專家進入董事會。

 鮑曼另也政策大轉彎,同意與年年春原告進行和解談判,一改先前堅持拜耳應大打法庭戰的態度。

 此外,鮑曼以漂亮的價格出售拜耳動物健康部門和消費者護理品牌,順利解決營運的燃眉之急。

 拜耳股東Deka Investment永續與企業治理部門主管史派荷(Ingo Speich)即肯定鮑曼即時出售資產的策略。過去史派荷曾痛批鮑曼「讓健康的拜耳感染上孟山都病毒」,如今他說:「鮑曼是否應該為訴訟問題負責?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也展現經營事業的能力。」

 在拜耳內部,員工也感受到鮑曼在公司士氣低落時,總是積極地重振企業信心以及團隊精神。一位中階主管透露,去年春季每當在美國訴訟失利時,鮑曼就會召開視訊員工大會,安定人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陳怡均)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