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解析:台股AI族群覺醒,帶領PCB光纖族群反攻,重返半年線

【財訊快報/方亞申】歷經利空不斷的9月,週一亞洲股市普遍反彈,台股在台積電(2330)、AI供應鏈及零組件族群反彈,高價股亦有表現,受惠新台幣貶值的成衣製鞋及汽車AM表現都不錯,使得成交量擴增至2827.39億元,指數終場上漲203.57點,收在16557.31點,適時拉出中長紅站上半年線,化解破底危機,配合日KD值交叉向上,多頭提前反應9月營收拉升。
美股難逃9月魔咒,標普全月下跌4.9%,第3季跌了3.7%;那斯達克指數整季跌4.1%。費城半導體指數第3季跌幅深達6.5%;台積電ADR單季跌幅深達13.9%,也是去年第3季以來最差表現。由於10年期公債殖利率超過4.5%以上,科技股受到利率上揚的沉重打擊。蘋果和微軟第3季各跌12%和7.3%。
進入第四季,就統計數據而言,過去3年美股的Q4表現相對亮眼。標普過去4年的9月份表現分別是:2020年下跌3.92%、2021年下跌4.76%、2022年下跌9.34%、2023年下跌5.19%。但過去3年的Q4表現卻分別是:2020年大漲11.69%、2021年大漲10.65%、2022年大漲7.08%。且那指從2012年以來,連續11年的10月有七成的上漲機率,11月則全面都上漲。加上美元強勢,也見到資金又開始向美股流入,預計只要標普站穩4350點之上,仍有投資機構上看年底至4600-4700點。那指則以13500點為強弱關卡;費半則以3500點為強弱關卡。
台股外資8、9月賣超2,400多億元,使得今年淨賣超上市公司;幸賴投信及八大公股行庫買超1,900多億元,國家隊積極護盤,使得台股還有超過15%上漲。外資賣超主要是新台幣弱勢,第三季新台幣就貶值4.65%,看來第四季升值空間也有限。但是台股過去10年的10月份上漲機率達七成,加上明年元月將進行總統大選,政策護盤基金粗估約有1800億元可投入股市,所以,預計16000點上下200點將具有較大支撐。且外資預估明年台股獲利將成長約27%,資金有機會提前卡位。
基本面方面,Nvidia GPU晶片在近期陸續取得產能並交予供應鏈,具備實際訂單的公司將開始反映在9月業績上。台灣AI族群7月以來率先回檔,週一該族群以緯創(3231)及緯穎(6669)表現最強,而廣達(2382)已站穩250元之上;後續英業達(2356)、技嘉(2376)有機會跟上。而中小型的零組件公司,包括CCL的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及台燿(6274),散熱的健策(3653)、建準(2421)、雙鴻(3324)以及軌道的川湖(2059)、機殼的營邦(3693)、華孚(6235)、富驊(5465)、勤誠(8210)、京元電子(2449)等都走強。PCB族群則有健鼎(3044)、敬鵬(2355)、瀚宇博(5469)、精成科(6191)、金居(8358)走強。優質的瑞昱(2379)、智邦(2345)、聯詠(3034)股價盤堅,大立光(3008)及台積電有觸底反彈現象。記憶體族群在群聯(8299)帶動下也盤堅。設備的萬潤(6187)、辛耘(3583)以及光通訊的訊芯-KY(6451)、聯鈞(3450)加上節能的台達電(2308)、飛宏(2457)、康舒(6282)表現都很優。
受惠新台幣貶值的傳產股,AM的帝寶(6605)、堤維西(1522)維持強勢上漲;工具機的亞德客-KY(1590);以及製鞋成衣的豐泰(9910)、百和(9938)、儒鴻(1476)以及軍工的公準(3178)、全訊(5222)表現都不錯。
台股重返半年線之上,且成交量放大至2827億元,必須超過3000億元才會使勢頭更強,16200點已建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