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金融股》新光金講座 張致銘:長期看美元不會弱勢

時報新聞   2025/02/14 17:35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新光金(2888)舉辦「總體經濟趨勢講座」,邀請洛克斐勒全球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張致銘先生演講,深入剖析2020年以來美、中兩大經濟體結構性的變化,並進一步剖析未來美、中及歐洲等主要經濟體與台灣,可能面對的議題與挑戰,以及AI未來的發展。

 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表示,2025年全球金融市場變化加劇,台灣企業經營環境面臨諸多挑戰;子公司新壽有不少資金投資在海外,適逢開年之初及川普總統上任之際,特別邀請國際級重中之重的投資專家,以外國專業金融機構的觀點,深入頗析美國新政對全球經濟情勢可能造成的影響,及世界各主要國家未來經濟可能的走勢,以提供新光管理團隊不同的全球觀點,並期許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挑戰中,做出更具前瞻性的策略規畫。

 張致銘是洛克斐勒全球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負責業務為監督公司的投資組合,同時為公司私人顧問及客戶部門提供市場分析、見解和指導。他從中國在COVID-19疫後經濟的變化談起,並分析川普上任後面對的美國現況,及其所提出美國優先的可能影響,同時也談到AI帶來的影響及可能的發展變化,最後從全球政經局勢,提出台灣未來可能面對的機會與挑戰。

 洛克斐勒全球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特別提到今年需關注最重要的兩個議題:

 第一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利率的走勢,過往人民幣與美元走向一致,這幾年開始分道揚鑣,若中國GDP真有5%,利率卻僅1.5%,這代表經濟有很大的問題,出現如日本1990年代經濟的挑戰,如人口老化、房地產泡沫的問題。

 第二是最大的經濟體美國10年公債利率的走勢,自2007年以來市場已習慣低利率,但目前已達4.5%以上,除非未來遇到大的經濟蕭條,要到4%以下可能很困難,倘若到達5%以上,對資金市場就會有很大負面的影響。另外可能的變數包含,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赤字能否控制、AI大量投資是否過熱、美元過強是否會造成新興國家金融危機的疑慮。

 針對美元市場地位是否會受去美元化的威脅所影響,他認為目前美元仍是各國的儲備貨幣,人民幣受中國大陸經濟衰退的影響,仍不足以抗衡,歐盟則受債務問題影響亦不構成威脅,故在5-10年內美元仍有其市場地位;對於匯率的看法,他則認為因為川普希望美元弱些,才能增加外銷,刺激美國經濟,但若通膨上升,美元會更強,因此美國財政部部長有可能會與中國、日本、歐洲,如80年代進行關稅或貨幣上的談判來控制升值,短期會有波動,但長期來看,美國目前仍是帶動全球成長的經濟體,美元不會太弱。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