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高機率完成填權息,台股牛氣沖天,震盪加劇有利價差交易
天候炎熱、氣溫居高不下,台股也是,加權指數仍在創高軌道中。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去年底、今年初,預估今年股市走勢,多數預期今年應該以震盪行情為主,若說能站上萬七甚至挑戰萬八,甚至可能被懷疑是癡人說夢,然而預測行情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猜底摸頭偏向是本多終勝,因此更重要的是,必須能隨著根據當前的狀況,持續保持調整的彈性,贏在修正而非預測。
目前AI相關個股仍在上漲、擴散的階段,市場傳出許多真假難辨的消息,如中東、日本等國家的訂單,除了需要時間去驗證之外,未來也必須要觀察是否有重複下單的可能性,畢竟在發展初期,某些階段的產能與技術,仍有良率與瓶頸要突破,然而,也可以很確定全球各國都會努力朝AI應用層面努力研發,在大趨勢確立之下,長期投資值得期待,不過短線操作就要看個人能力。
第3季是傳統除權息行情的旺季,不過對於今年表現強勁的台股來說,並沒有造成太大的衝擊,甚至有許多個股在歷經除權息籌碼沉澱過後,反而再度展開一波攻勢。預估目標價除了獲利表現之外,本益比等評價也相當重要,尤其是具有高成長型特性的產業,然而就算是相同產業而不同應用,也會有相當大的落差,操作上不預設立場,自以為只是魚尾可能比魚身還要大。
近日股價衝上兩百元的飛天龜廣達(2382),今年早於4月14日就除息6元,而後在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加持下,搭配法人買盤增溫,股價高角度上攻,不僅順利完成填息,且至今僅有兩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曾跌至十日線之下,目前仍是站在5日均線之上,然而股價與240日均線已有1倍以上的乖離,雖然樂觀看待產業發展,不過操作上仍要謹慎應對。
緯創(3231)自5月中旬過後股價轉趨高角度攻擊,於7月5日除息2.6元,不過並未因此有任何猶豫與停歇,漲勢至今仍在創高的軌道當中,今年來最大漲幅逼近4倍,雖然近日因警示而分盤交易,不過量縮迅速格局下,提升短線操作的難度,也會有利籌碼的安定度,依舊是盤面上最重要的指標性個股之一。
AI大浪潮下,不論是廣達或是緯創,盤面氛圍有利股價推升,資本利得重要性遠高於除權息獲利,除息填息只是短暫的過程,同一時段內相關個股也有類似狀況,如過去被視為穩定息利股、今年股性出現大幅度轉變的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6月21日除息4元,當天就順利完成填息,延伸到同族群的曜越(3540)、晟銘電(3013)等,也是依樣畫葫蘆。
電子股如緯穎(6669)、欣興(3037)、智原(3035)、波若威(3163)、英業達(2356)、廣明(6188)、華泰(2329)、醫揚(6569)、研揚(6579)、中砂(1560)、泰碩(3338)、康舒(6282)、上詮(3363)等,傳產股則如鼎基(6585)、昇貿(3305)、大成(1210)等,在除權息過後,紛紛搭上題材或是反應業績等因素,若成交量能放大,較有機會出現攻擊走勢。整體而言,今年電子股填權息行情優於傳產股表現。
至7月底前將除息今年相對強勢電子股如海韻電(6203)、萬潤(6187)、弘塑(3131)、力致(3483)、巨有科技(8227)等,傳產則有三陽工業(2206)、光隆精密KY(4581)、華城(1519)、大亞(1609)等。另外,超過120萬股民的中鋼(2002),也將於7月26日配息1元,雖然上半年受景氣影響營運不佳,不過8月各項鋼品盤價小幅調升,靜待下半年需求變化。
除權息最好能夠達到完全填權息的最佳狀況,然而若是僅部分填權息,則能否獲利要精算個人的稅率,以及健保補充費等,不過也可以做為賺取價差的方式之一,例如產業前景存疑已是市場共識的貨櫃航運,尤其備受矚目的是台驊(2636),連續公告處分長榮(2603)3300張以及陽明(2609)6000張,在計入配息但不論稅費的狀況下,長榮虧損1.37億元,而陽明獲利9582萬元。
台驊官方說法是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益,對於承攬業來說,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差異極大,雖然逐漸進入產業傳統旺季,貨運報價反彈,然而真正與客戶之間的價格,預期會有一定程度的價差。
從國際前幾大航商股價變化來看,丹麥的馬士基A股與B股,今年漲幅都超過4%,主要是7月漲幅達到雙位數,德商赫伯羅特今年漲幅逼近3成,尤其7月上漲幅度超過兩成,日本海運指數今年雙位數上漲,尤其川崎汽船漲幅達4成以上,商船三井與日本郵船也有高個股為漲幅,中國中遠與韓國現代商船今年報酬率在損益兩平附近。
回到台灣貨櫃三雄,若採還原權值計算,長榮漲幅約3%、陽明損益兩平上下,主要反彈是在長榮除息之後,而萬海(2615)跌幅約為3成。對貨櫃航運業者來說,過去兩三年史無前例的大獲利過後,全球總體經濟有下行疑慮,終端需求轉弱影響貨量,校正回歸難以避免,主要關注減碳議題的競爭力,新舊船舶、符合法規並搭配聯盟制度調配,股價表現觀察待供需之間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