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吸金旋風,高價股展魅力,世芯KY、創意、聯發科訂單到手
全球科技巨擘擴大自研ASIC晶片已成趨勢,法人表示,由於輝達AI晶片H100市售價格昂貴,且訂單交貨期間長,不確定性較高,加上推出DGX Cloud雲端服務,形同跟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進行直接競爭,因此各大CSP業者如Google、亞馬遜、微軟、Meta正在積極開發自有ASIC晶片,甚至特斯拉、蘋果等科技大廠亦相繼搶進,除了避免對輝達GPU晶片的過度依賴之外,亦可降低成本,另透過AI晶片的開發,也將形成自家的競爭力優勢。
法人指出,綜觀歷史,處理器的發展主要分為CPU、GPU與ASIC3個階段,其中,CPU階段,突破性的AI演算法尚未出現,可用的資料相對有限,CPU足以滿足運算需求;而GPU階段為2006年輝達發表CUDA架構,使GPU具備可編程性,促使GPU開始廣泛應用於AI領域;ASIC階段則是在15年Google發布TPU晶片,針對特定應用領域具備性能優勢,並克服GPU價格昂貴和功耗問題,至此ASIC在AI加速領域迅速嶄露頭角。
根據Yole Intelligence預估,全球整體處理器市場規模將在2028年達到2413億美元,22至28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7.9%,其中,AI ASIC市場規模將在28年達到11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則高達39.4%,成長速度僅次於DPU(Data Processing Unit,資料處理器)。
另外,McKinsey研調數據顯示,AI在不同情境下需要不同的最佳運算結構,現階段已經看到ASIC在推論領域被廣泛應用,並且在語言翻譯/語音理解以及自動駕駛的訓練階段也已經開始使用ASIC;預估到25年,ASIC在資料中心的推論滲透率將達到40%,訓練滲透率將達到50%,而在邊緣端的推論和訓練滲透率皆將達到70%,重要性與日俱增。
由於AI核心就是算力晶片,非晶片廠投片先進製程之成本高,因此找上ASIC服務業者,以客製化模式開發,協助投片於晶圓代工廠。在此趨勢下,也讓台灣IC設計服務廠尤其與台積電先進製程深度合作的世芯KY(3661)、創意(3443)等潛在獲利空間看增。
目前世芯KY已經成功拿下亞馬遜、Meta等大廠委託設計及ASIC量產服務,其中,根據中信投顧指出,世芯KY為亞馬遜提供Trainium 1/Inferentia 2等AI ASIC後段設計及量產服務,自去年下半年放量後,亞馬遜已躍居公司最大客戶,預估今年營收占比將達4到5成。
展望明年,既有世代產品受惠客戶追求更低運算成本需求強勁,將持續推升量產業務營收,另有機會再贏得亞馬遜次世代Inferentia 3設計案。其他客戶方面,世芯KY亦為英特爾旗下以色列新創AI ASIC公司Habana Labs提供Habana Gaudi 2/3設計服務,其中Gaudi 3即將進入量產,明年營收貢獻將大幅優於今年,對此,外資也預估世芯KY在明年有2到3億美元營收貢獻是來自Gaudi 3。
此外,世芯KY在車用ASIC領域布局亦領先台系同業,已取得美、中系車廠設計案,預計今年下半年起陸續貢獻NRE營收。由於車用ASIC整體設計時程較一般晶片為長,然NRE金額更高,每案約0.2到0.8億美元,有利公司今明兩年NRE動能。
創意(3443)則搶下微軟推出的AI運算晶片Maia晶片訂單,主要提供Maia的先進封裝設計,其中也包含CoWoS先進封裝設計。法人表示,因為微軟對擴大自研晶片相當積極,與創意簽訂3年合約,故未來創意也有望獲得下一代晶片訂單,且下一代將會加上HBM的設計,預期設計含量將增加,對創意的貢獻程度也將擴大。
雖創意業務較世芯KY分散,目前AI營收占比尚低於1成,然近期持續往先進製程推進,今年上半年7、5奈米NRE營收已分別提升至33%、27%。法人表示,鑑於公司今年NRE受到5奈米部分設計案遞延、turnkey受SSD、網通需求轉弱,預估全年獲利小幅衰退,不過明年確定會有turnkey貢獻,AI ASIC相關業務的放量亦可期待。
且市場也樂觀看待創意在拿下微軟的AI晶片大單後,有望進一步拿下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的AI晶片委外開發及量產訂單,加上微軟後續可望擴大下單,都使創意潛在獲利空間看升,股價有望與世芯KY掀起比價效應。
值得留意的還有,聯發科(2454)奠基網通ASIC積極切入CSP業者商機。法人看好,在CSP業者對ASIC需求提升之下,聯發科旗下有完整的IP組合,如SerDes 224G、先進製程設計及封裝能力,目前聯發科ASIC業務已有數個案子在進行中,預估營收貢獻將在2025年後;且聯發科已和Google討論下一代TPU的設計案,雖目前ASIC營收貢獻不高,僅占總營收低個位數比重,但在公司持續拓展ASIC業務下,比重可望逐漸攀升。
而因應邊緣AI趨勢到來,美系外資表示,聯發科AI晶片在中國手機市場傳出佳績,還有與Meta合作新一代AR智慧眼鏡,均顯現聯發科在智慧裝置實力,並預估至26年聯發科AI相關營收貢獻將大於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