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操盤手:多頭不會罷手,聯準會降不降息與科技股昂貴與否的拉鋸戰
台股在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及美國科技巨頭財報陸續公布的多空消息夾雜中亮麗封關,雖然有農曆年長假效應,但不同於往年農曆封關前,資金總會在長假前縮手並出現窒息量的情況不同,今年在AI浪潮帶動下,資金澎湃前所未見,值得期待的是,年後台股若較明顯拉回,外資或有望在半導體逐漸邁入復甦下展開中長期的部位回補,可望成為台股下一波穩定的投資力量。
聯準會在1月31日的利率政策會議中釋出,需要等到更有自信「通膨持續邁向2%時」,才是適當降息時間,同時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直言,目前還沒準備好宣布經濟已經開始軟著陸,以「我們認為還有一段路要走」的言論,澆熄自去年12月以來瘋狂上漲的美股交易,雖出現初步獲利了結壓力,但依然在台股封關前處於高檔震盪。
市場先前不僅預測聯準會將自3月起就降息,且瘋狂地認為今年一整年將降息6至7碼,這在許多外資機構法人看來是高度不理性的預測,然市場依然為資金做多情緒所拉動,美股一路大漲,費城半導體及標普500指數都創下歷史新高,那斯達克指數亦創下2年來新高,去年12月中下旬幾度突破80的CNN恐懼與貪婪指數,至今仍高掛在70,顯示市場仍高度處於貪婪交易中。
貪婪指數持續居高不下並非好事,而歷史經驗也顯示,當這指數處於70之上一段時間,股市往往在之後的1季伴隨相當程度的修正,台股雖然亮麗封關,但仍要留意年後可能出現的拉回修正,而這其中,AI及美國7大科技股就扮演關鍵角色。
去年至今AI及科技股一路飆漲,確實有許多投資人正在猶豫是否應逢高出脫或減碼科技股,這也是最近機構法人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但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統計那斯達克指數自1971年成立以來,持續留在市場的年化報酬率達10.1%,若錯過表現最佳的十個交易日,年化報酬率將降至8.16%,而錯過表現最佳的20~50個交易日,年化報酬率甚至會從6.67%逐漸遞減至3.04%,顯示投資科技股的最佳策略是「持續留在市場」,因為隨著科技持續發展,趨勢一路向上,投資人隨意賣出反而可能錯過後面更大的行情。
尤其AI股所席捲的趨勢浪潮,仍在初始階段而已,自去年以來精準掌握AI投資的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就認為,AI的商業模式處於創新循環的初期,預料將持續推動科技股的表現,儘管美國主要科技指數已先後創下歷史新高,但相信多頭不會止步於此。
生成式AI驅動所有全新的AI應用,去年的投資浪潮集中在資料中心,今年起將擴及端點及裝置,尤其邊緣AI將是AI變現的最終關鍵,產值成長的力道將不容小覷。根據IDC預估,由生成式AI所創造的營收,可望從23年的670億美元大幅成長至32年的1.3兆美元,複合成長率將高達39%;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則估算,AI與物聯網將長期推升全球半導體產值,至23年產業總營收將上看1兆美元,謝文雄認為,全球加速進入AI紀元,對於相關基礎設施及產品的需求正在高度成長,這波AI的革新浪潮將帶來人類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創新循環,相關企業的營運增長速度也將是前所未見。
農曆年前美股的超級財報周,市場已先後調升科技龍頭股的獲利預估,並拉動美股甩開聯準會3月不降息的短期陰霾,農曆年後重量級大廠輝達(Nvidia)財報也將登場,美股上漲動能有望在AI股驅動下延續,而台股更將經由AI商機的擴散而持續百花齊放。
雖然就評價面來說,科技股已不便宜,美國7大科技巨頭的飆漲,帶動美股本益比拉升至接近20倍,已是超乎水準,但若不含大型科技公司,美股本益比約落在17.5倍,估值雖不算便宜,但也不算是特別高,美股因資金的集中追捧AI股而出現的極端表現,是否在農曆年後出現改變,同時牽動台股走勢。
台股目前本益比約為17倍,股價淨值比則為2.14倍,過去5年台股平均值分別為16及1.93,目前的台股指數屬於稍微偏高價位,但外資認為,台股評價不至於過熱,若隨著企業今年獲利動能提升,加上外資資金在聯準會降息後回流,台股評價仍有持續上調空間。尤其AI伺服器和雲端運算商機熱轉,帶動資通產品出口增加,隨著AI運用正是落實到硬體,市場預期,今年台股上市櫃企業獲利較去年可出現2成的成長,並持續到2025年,獲利基本面的回升,將吸引外資重新回流台股。
根據統計,從2020至22年,外資共計在台股賣超2.1兆,金額驚人,去年則僅小幅回補近2000億元,外資仍在等待景氣谷底復甦的確認訊號才願意大舉買進台股,據了解,長線大型外資已逐漸將回補台股納入雷達觀察中,惟台海的地緣政治風險及下半年的美股大選,仍將牽動外資資金回籠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