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美股轟趴後的宿醉後遺症

總經評論   2015/01/26

全球股市在2015年開春迎來連串「驚嚇」,尤其是向來有如日本新幹線一樣平穩的瑞士股市三天內急瀉15%,光是15日一天狂跌8.7%,為逾25年來頭一遭。緊接著,上證綜指1月19日暴跌7.7%,則是近7年首見。如此「變局」,更令萬「股」歸宗的美股,未來走向備受矚目,成為全球股民心中的晴雨表。

標普500指數在2014年全年,共53次改寫新高紀錄,締造季線連八紅,年線幾乎要寫下六紅(2011年全年微跌0.3點)的耀眼成績。不過,市場沒有永遠只漲不回的股市,2015五年初的拉回,印證了這項真理,但究竟是短線拉回,還是長線下修的起點,股民們都在找答案。

在1月最後一周,國內、外將面臨諸多變數,除了希臘25日大選攸關歐元區是否解體的問題外,Fed也將在27、28日兩天舉行2015年首次例會。

更重要的是,美國企業財報進入「超級財報周」,高達168家標普成分股的財報將齊聚一堂,個個都是業界翹楚;科技類陣營中,包括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 Inc.)、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高通(Qualcomm)和博康(Broadcom)和亞馬遜(Amazom.com),以及生技巨擘安進(Amgen)等在內。

以傳產為主的道瓊30檔成分股,就有12檔上場,包括兩大信用卡業者萬事達卡(MasterCard)和威士(Visa)。彷彿進入奧斯卡頒獎典禮最後30分鐘,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的得獎人即將揭曉。

其中,養活台廠一連串供應鏈的蘋果將吸引眾人的目光,該公司將於1月27日盤後公布2015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這一季適逢年底感恩節和聖誕節的購物旺季,加上iPhone 6和iPhone 6S屢傳供不應求的消息,可望締造歷年來單季最佳戰績,如果成真,可望成為美股開春止跌的一帖良藥。

早在去年10月20日公布會計年度第四季財報的同時,蘋果公司當時預估2015年第一季營收介於635-665億美元,若與上年同期的576億美元相比,增幅介於10-15%之間。毛利率料將由上年同期的37.9%,落到37.5-38.5%之間。

不過,蘋果向來堅守財測保守原則,在新產品屢創佳績下,或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演出。然而,期待愈高也可能摔得愈重,為美股投下新的變數,牽動科技股短線盛衰的命脈。

撇開財報問題,投資人面對的是高處不勝寒的美股,以及油價持續殺低,頻頻破底,能源類股是否能甩開「拖油瓶」的角色。西德州中級原油(WTI,紐約期油)2月期約在1月13日盤中觸及44.2美元的近6年新低。

受到油價大跌衝擊,能源產業刪減資本支出則將造成部分的負面效應,但總體而言,美國企業投資活動普遍可望溫和增長。此外,美國國會有關企業稅務改革討論,也將牽動企業獲利的消長。

由於民航機的訂單不斷累積,基金公司圈認為美國今年的出口表現不至於崩潰。儘管如此,美元升值與全球經濟增長疲弱,將今年美國出口增長率局限在2-3%區間。美元指數在1月16日衝高到93.262,為2003年11月以來的逾11年新高。

不過,對於全球股民而言,更在意的是美國內需問題,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下調全球今年經濟成長估值之際,美國是唯一同時獲得兩大機構上調估值所在,持續扮演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的角色,如果內需不振,將對美國以外股市形成重壓。

回到美股本質的問題上,路透公布的資料顯示,以2015年預估盈餘推算,標普500的本益比為17倍,高於15年來歷史平均值15倍的水準。高本益比意味企業需有獲利成長,才能繼續攻高。然而,市場預期2015年第一、二季,標普500成分股盈餘約只小增5.3%和5.9%。

不僅如此,Fed今年有意升息,將提高融資成本,也不利借貸購買庫藏股。過去幾年的低利環境下,企業多靠買庫藏股拉高每股盈餘成長,推升股價。少了Fed印鈔相挺,美國企業必須回歸基本面,依賴銷售提高獲利,但這樣的轉變恐怕並不容易。

ValueWalk 25日刊登Economic Musings固定收益經理人夏威爾(David Schawel)在其發表的報告稱,多數人都認為美股將持續走高,不過,他個人預估今年標普500和美國指標10年公債將出現負報酬。他說,大盤不會崩盤,但或許將下跌5-10%不等。儘管他不看壞美國今年經濟發展,但認為成長幅度有限。

Jones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歐魯基(Mike O''Rourke)一語道出美股衝高困難所在;他表示,「沒有盈餘和貨幣政策的順風助陣,投資人為何要花2000年以來的最高價格購入股票?」

儘管多數人仍樂觀看待美股今年的表現,但開年的「春寒」已驚醒不少投資人的美夢。早在今年開春,路透即發出警告,稱美股本益比偏高,Fed即將啟動2008年底以來逾6年來首度加息的舉措,呼籲投資人可得小心長年狂歡派對後產生的宿醉後遺症!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