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來反而比較快!3個高效運用時間的工作祕訣
相信許多人都有「一天24小時不夠用」的感覺。忙碌的時候,覺得事情做不完,希望期限可以來得慢一點;放假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很快,怎麼一眨眼一天就過去了。
對職場工作者來說,究竟該如何運用時間?財經作家Bruce Kasanoff在LinkedIn網站上,提出三個妥善安排時間的妙招,可以挑一個適合自己個性的方式,來終止浪費自己的時間。
1.記錄自己每小時如何使用時間
可以用紙張或電腦畫出一個24小時的表格,在之中標記自己醒著的時間(例如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二點),並在時間格子旁邊拉出新的格子,在每一個小時結束後,利用1-2分鐘的時間,簡單記錄過去這一小時自己做了什麼、得到什麼啟示或靈感?
這樣每天循環的做紀錄和整理,一方面當下可以發現自己前一小時浪費了多少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檢視自己在哪個時間點容易分心,或者分析自己這樣規劃時間,是否夠有效率、有沒有離目標越來越接近?
這樣持續做記錄一個月、一年之後,會發現它比待辦事項清單及備忘錄執行起來更有效。直接紀錄的好處,在於方便即時檢視自己如何運用時間,也能做立即的計劃更改與修正,不會讓目標作息和規劃只淪為白日夢幻想,而是催促自己不斷的前進。
2.每一小時休息10分鐘
如果覺得第一個方法太過麻煩,喜歡簡便一點的人,不妨試試這第二個方法。這個方法,不需要做任何記錄,只需要在每個小時開始前10分鐘讓自己靜下來。深呼吸,讓自己身體放鬆,同時必須把腦袋裡任何思考都拋棄,不要去煩惱工作、不要煩惱下一步準備做什麼、不要在意整天的規劃或整週的計畫,就是讓腦袋跟心靈確實放空。
在經過這樣幾分鐘的調整自己,重新出發,會發現新的一小時活力充沛,做任何事都會提高效率,不會在恍恍惚惚的狀態下,又不小心虛度、浪費了自己時間。
3.試著讓自己慢下來
第三個方式,則是讓自己「慢下來」。明明是希望增加效率,為什麼反倒是要慢下來?因為想清楚再去做,往往能省下更多來回修改調整的時間。
舉例來說,上班族常在一封email上,花大量的時間在跟對方解釋一件事情、一個概念,也許要花個3-4封的信件來回,才可以溝通好一個結論,這已經浪費了許多時間。這時,就需要慢下來,在回信時慢慢思考,讓自己腦袋和文字有個清楚的脈絡,把觀念解釋得更加仔細外,也試著同理對方可能產生疑問的地方。會發現經過慢下來之後回的信,對方可能一下就恍然大悟了,雖然一開始花了較多的時間,但事實是慢下來反而更有效率。
原文出處: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