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歐亞軍工股遍地開花,歐洲增軍備,日韓業者受益

總經評論   2025/04/07

進入2020年代之後,全球步入多事之秋;1開始是致命性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爆發,迫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遠。到了22年2月24日,又爆發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全面性戰爭,並導致全世界各國的關係,一下子由「隔離」進一步惡化成「對立」─全球化因之壽終正寢。

今年1月20日,川普重返白宮後,許多的政策都與前一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大相逕庭;重中之重(對於歐洲地區的安危來講)即是他不再願意讓美國政府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繼續扛著國防軍備的沉重負擔:白宮指出,過去超過3年的時間,這1場俄烏戰爭總計耗費了美國政府1200億美元以上(約4兆台幣)的資金。

如此1個不安、混亂、反覆無常,以及彼此間產生不信任的局面,自然導致當地各國人人自危,並且進一步觸動了北約組織歐洲成員國家的敏感神經;不過,它卻成了軍工類股的大好題材,這類股票於是成了典型的「川普概念股」。

以身為德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廠商的萊茵金屬(Rheinmetall AG; RHM.GR)為例子,繼去年327.6歐元,抑或達114%以上的上漲幅度之後,光是今年以來僅兩個月餘的時間裡,股價又進一步大漲了逾110%,並創下第4年持續上漲的紀錄。而今年3月19日盤中,該公司的股價也以1438歐元,持續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既然來自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國防保護傘,如今已經突然全然收傘,歐洲只能反求諸己,增加自身的國防預算。據南韓的金融業者DS Investment & Securities預估,尤其是北歐及東歐等靠近俄羅斯地區的國家,未來各國國防預算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將再提升至5%的水準;亦即,累計新增的支出將達563億美元左右。

受此激勵,諸如瑞典的紳寶(Saab AB; SAABB.SS)、來自法國的航空國防業者賽鋒(Safran SA; SAF.FP)等軍火商同業的股價,也同樣都競相刷新史上新高峰。不過,來自歐洲的這1項利多題材,受益的並不只侷限於歐洲地區的軍火商,以南韓為首的亞洲同業,同樣也是贏家。

受到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KS)的拖累,過去幾年來,南韓股市的行情其實一直陷入低迷。

不過,現在韓股中自有其「秘密武器」─軍工類股,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檔,就是飛機零組件製造商的韓華航空航天(Hanwha Aerospace Co.; 012450.KS):今年來其股價不但逆勢,且已經再進一步大漲了達92%以上的幅度,更創下連續長達第5年上漲的輝煌紀錄;3月18日盤中,韓華航空航天也以78.1萬韓元持續刷新歷史新高。

22年海外市場在南韓軍火商銷售金額比重中所占據的比重,大約介於5至18%之間;而根據美國的金融業者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小摩)的預估,未來比重甚至將大幅提升至30至50%之間的水平。

南韓的業者在價格具有競爭優勢,因此,正當歐洲地區的同業目前陷入生產瓶頸之際,就讓前者在海外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而來自日本的相關同業,包括:三菱重工業(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7011.JP),及IHI(7013.JP)等的股價表現,也不遑相讓。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