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人工智能的溫度:AI究竟會帶給我們怎樣的世界?

資料來源:雷鋒網 / 分類:科技特搜   2015/11/12 11:14:39

【編者按】本文作者李智勇,混跡棧道十年的老程序員。

這幾年互聯網巨頭不約而同的在人工智能上加大投入,最近就連此前對此無動於衷的蘋果也開始發力。雖然我們仍然不能精確預計究竟什麼時候我們會迎來真的強人工智能,但商業巨頭的競賽至少在暗示著這個地方已經面臨著一種用戶可感知層面的突破。這篇文章不會探討商業,而是來探討下:一旦人工智能領域真的產生某種突破,那究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從PC到機器人

現在各種電子產品越來越多,筆記本、P​​ad、手機、手錶等,這些產品從外觀和功用來看無疑差異很大,但實際上它們的基本架構和原理卻是相同的,一般來講這種架構會被叫馮諾依曼結構。如果回溯這種結構的最初目的,那就會發現計算機還真是用來做計算的,雖然它現在可以用來幹從炒股到訂飯的一切事情,但在大概三十年前,它的主要存在目的就是用來做計算,相當於是大號的算盤。

 

人的理性思維先天是有做算術的潛質的,所以丈量土地這樣的實際需要一出現,各個文明幾乎都會出現數字,這思維這部分功用的最大特徵是容易規則化,容易規則化那就意味著比較容易做量上的伸縮(比如計算速度),計算機最開始就承擔了這個使命。

 

雖然現在各種軟件App五花八門,但基本上沒擺脫最原始的設定,它始終做的是理性思維在量上的伸縮,只不過參數越來越多,人機交互的方式越來越形象可以並行,可以處理海量的數據,編寫的語言越來越容易等。
這類程序雖然偶爾也會有缺陷,但主要原因往往​​是“如果A條件滿足,那麼做B”這樣的條件嵌套過多,再加上並行處理,導致其內部的分支變的極為龐大導致的。不管怎麼樣,這樣的程序骨子裡是可控的,主要是隨著規模的增加其控制難度在增加。

 

但機器人需要的完全不一樣的程序,這種程序骨子裡是不可控的,其結果其實是種概率,比如說你訓練一個程序去識別圖片裡的貓,當這個程序碰到下一張具體的圖片時,其實你沒法控制它到底把它識別成什麼,所以會有把黑人識別成大猩猩的情形出現。

 

這裡面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前一類程序的大發展為後一類有獨立智 ​​能的程序的發展提 ​​供了充分的條件。沒有大數據和雲提供的高計算能力,深度學習這樣的技術在語音、圖像識別這樣的領域就很難取得眼下這種顯著進展。圖像識別的技術在在特定領域比如國家領導人的形象識別甚至可以達到99%的準確率,這是在十幾年前不可想像的。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看,技術上也有從0到1,從1到100的過程。圖靈、馮諾伊曼完成了把理性思維用計算機表現的從0到1的過程,接下來很多年里工程上人們創造了摩爾定律,迅速的把1推向了100。

現在人工智能則還是在從0到1的過程之中,但這種過度要充分依賴於前一類技術從1到100所帶來的結果。對於人工智能而言,眼下的關鍵是什麼時候它才可能進入從1到100的快速發展通道,畢竟當前在NLP上這種進展還不是特別的大。

 

單只深度學習似乎還不足以承載這種從0到1的變化,但有一定可以確定的是,人工智能上從1到100的過程要遠快於前一種軟件。


奇點之後

雖然我們很難準確預計什麼時候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從0到1的飛躍,但這種變化會發生是不用特別的懷疑的。那我們就不妨跳過發展細節來想像下如果GNR(尤其是人工智能)確實取得了突破,那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人類如果不特別虛偽的話,那我們就必須直接承認我們創造人工智能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獲得一個忠誠不二而又神通廣大的僕人,中間也許會夾雜部分情感需求,比如電影《人工智能》裡所展現的愛意。但後​​者是次要的,就和很多小朋友也喜歡毛絨玩具,但它是可以被拋棄而沒有心理負擔的。骨子裡我們並不需想製造出一種完全和我們平等的生靈出來,那樣的話直接生養眾多或者克隆就夠了,當然我們也更不想製造出一種超然的生靈來凌駕人類之上。

 

從這個角度看,強人工智能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有智能但沒有本我意識階段。這階段人工智能會履行它忠實僕人的角色。

第二階段是產生本我意識的階段。這個時候它可能會開始追問自己的存在價值。這時候人也許還在想像力和判斷力上保留優勢,但在其它方面會遜於這種人造的生命體。


這背後隱含了人機的三種關係和狀態:

最理想的是主僕關係,人工智能是人類的半複製品。

一、理想狀態是機器人、人工智能服務於人類。這可以認為是一種人類中心論。

 

二、較差的是機器人產生意識,這時候就有人機道德問題,人機應該生存在怎樣一種秩序之下。而這個時候一個分支就是人機可能需要融合。這種情形其實應該努力防止。因為只要我們相信思維天生是外傾並尋求自由的,那人機間就很可能發生衝突。因為這時候你並不能要求它只存在於你設定的範圍之內,它的本我意識會讓它有自己的選擇,比如像《機械姬》裡描述的那樣它會選擇努力走出去。人類花了近萬年來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最終才在200年前認識到自由平等是更好的選擇,如果進行到這一種狀態,那人機的平等則需要比這更快的得到共識。

 

三、最糟糕的情形就是製造出超人。這時候這種超人一定會架在人類上面。人要么轉化為這種超人,要么毀滅。如果走到第二種情形,那就很容易演化成第三種情形。
必須一提的是如果王東岳先生遞弱代償成立,那最後這可能性其實就不太應該,因為這會造就一種在各方面都趨於完美的物種。

 

人工智能所可能帶來的溫度

那是不是說現在應該封殺人工智能?答案顯然不是。此前的工業革命確實帶來了世界級的大戰但也讓我們終於不用匍匐在土地上為食物發愁,平均壽命得以延長等。人工智能雖然風險暗藏,但其實也帶來了讓人類文明進入黃金時代的機會。何況在一個多元的世界裡,個人雖然可以選擇用不用,但並沒有選擇不發展的權利。所以關鍵的問題不是看到風險,而是看到風險後應該如何前行。

歷史學家習慣更詳細的劃分各種社會類型,比如農業文明、工商業文明,農業文明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封建社會、四民社會(錢穆認為秦漢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可以稱之為四民社會與封建無關),但不管如何劃分總要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的金字塔結構亙古未變,而從這角度看人工智能所能扮演的角色也就更加清楚,它相當於在金字塔的最下層塞上一層。這是人類的終極解放,人類可以把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委託給人工智能,而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但人工智能可能對社會基本結構產生的衝擊還不止於此。

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其實也是一種網絡。而以網絡的形態而言其實有兩種典型的形態:

一種是去中心化的網絡;

一種則是中心化的網絡。
從社交網絡上可以特別直觀的理解我們現在的社會形態,少數人是中央節點,多數人則相對普通。

造成這類狀態的原因在於,隨著生活社會化程度的加深,每個人對外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多。工作、醫療、教育、購物、出行等都讓人對外部產生某種依賴。

 

馬克思當年也用這視角來審視資本主義,它發現工人要想做事情必須完全依賴於生產資料。在大工業生產時代確實如此,個體的工人對原料、機器、供應鏈的依賴無比強烈,所以如果工人不聯合起來,根本就沒有和掌握生產資料者的階層進行議價。因此而產生的對抗其激烈程度歷經百年,終於趨於溫和。這一切關聯都內置某種分配規則,最終就把人束縛在其中,最終就會形成這種中心化的網絡。與此相對應的是熱帶小島上可以天然獲得足夠食物的土著,它也許關注愛情,但卻並不沒被套在這樣一種複雜的網絡之中,所以他是足夠獨立的。所以說現代文明即給人帶來了更大的自由,但也給人以更多束縛。人們渴望休閒而努力工作創造更多財富,但反過來工作本身卻佔據越來越多的時間,讓休閒並不可得。但不管怎麼想,大多人完全沒有脫離這種網絡的可能性。

 

之所以說這個,是因為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了一個既可以與現代文明高度融合又可以保持獨立的機會。

理論上講人工智能可以全能的,它可以照看小孩、完成孩子的教育、診斷你的疾病、種地、做飯、駕車。當然它無法創造空間、物質。所以這時候唯一的關鍵點是能源與人口的比例,人心裡是否有野望。也正為個人可以不予外求,就生活的很好,中心節點將大幅失去存在價值。這意味著人與人會更加的平等。

 

這裡的唯一問題在於掌握人工智能者就是最大的節點,所以如果這裡的財富屬於個人,那未來的財富聚集程度肯定比80/20所體現的還要誇張。

 

小結

第一類如果從1995年算起,那第一類軟件吞噬世界的核心時間其實也不過就用了20年,即使從1936年圖靈提出圖靈機算起,那也不過用了80年。所以上述所說的變化絕非遙不可及的變化,至少90後是非常可能在有生之年感受的到。人工智能究竟會帶給我們怎樣一個世界其實是一個可以開始思考的問題。

 

 

文章來源:雷鋒網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