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再好的規劃,都比不上一次行動》3個不畏失敗,勇於開始執行的秘訣

資料來源:SmartM人才培訓網 / 分類:商業勵志   2016/01/11 11:11:50


圖片來源 : Barni1

 

對於生性謹慎的人來說,在做事之前會希望有審慎的規劃,做好因應所有可能發生問題的準備。這樣的工作態度是值得讚賞的,但有時候,可能會因為過於保守,擔心事情會失敗,反而遲遲不敢動手去做。這會讓工作進度停滯不前,對於不管是行銷、產品開發或是業務等各類型工作,在如今這種變動快速的社會都不是件好事。數位行銷公司Hawke Media執行長Erik Huberman,在《Inc.》雜誌網站上提出三種提高執行力的方式,讓職場工作者能夠改變過於保守的態度,勇敢放手去做:


1.把大任務拆解成好幾個小目標

很多時候,生性謹慎的人會因為希望對於事情有完整的計畫,才去動手執行。但要把一件任務或一個專案完整的規劃,不但花費很多時間,而且因為目標太龐大,容易讓計畫者感受到過大的壓力。


試著把一項任務拆分成好幾個小目標。除了在事前規劃上,不會讓人因為目標太龐大而感到壓力,或是有地方遺漏沒有被考慮;同時也因為把目標變小,會讓生性謹慎的職場工作者,更勇敢的去嘗試。在沒有把目標拆分時,代表的是一次就要完成整個任務,一點失誤可能就會影響到這次專案的成果,但當任務被拆成好幾個小目標的時候,即使一個階段性目標沒有達成,可是若能夠從中找出失敗的原因,在下一個階段性的目標做修正,便能提升工作效率,進而達成所設定的目標。


像是行銷人員在訂粉絲專頁KPI的時候,可能是一次訂一個月要增長多少的目標。其實,可以把一個月的目標,拆解成每週要完成的數字,然後每週做調整與修正,這樣可能會得到比原本以整個月做規劃更大的成效。

 


2.讓失敗變得有意義

有些生性謹慎的人,在做事時,因為害怕會失敗,所以遲遲不敢動手去執行。但失敗並不可怕,重點是要從失敗中學習並且成長,俗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從失敗的經驗中,找出不成功的原因,並且作出修正,未來在做同樣的事的時候多加注意,可以讓自己在下一次有更好的表現。


舊金山知名設計顧問公司IDEO創辦人Tom Kelly說過:”Fail fast, Succeed sooner.”(失敗得愈快,成功就愈快)。這並不是說可以魯莽行事,在執行之前不需要有事前規劃,等失敗之後再做修正即可,而是說在做好足夠的準備之後,就可以動手去執行。


很多時候,任務完成與否並不是從事前規劃中可以得知的,而是從快速執行中修正錯誤,若因為害怕失敗而遲遲不動手去做,這樣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以業務員為例,如果因為擔心去拜訪客戶會被拒絕,而不敢去向客戶做介紹,這樣即使沒有實際被拒絕,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無法帶來業績。不要害怕失敗,試著從失敗中學習,讓失敗變得有意義,並從中學習,會讓成功更快到來。

 


3.注重當下

生性謹慎的人總是習慣計畫,希望可以把所有執行過程都一手掌握,做好面對所有意外的準備,也因為希望可以規劃的很完整,所以會遲遲無法動手去做。但很多時候,事情沒有去做,永遠不會知道會發生什麼狀況。


適度計畫後就動手去做,注重每一個執行任務的當下,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會讓事情被執行得更順利。LINE前任CEO森川亮在《簡單思考》中提到:「不需要做計畫」的意思也是這樣,並不是完全不用做計畫,而是在「適度」規劃後就要動手去做,事前規劃再多,也不可能設想到所以可能發生的問題,重要的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找到辦法解決,這才是完成任務的關鍵。
 

 
參考資料 Inc.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SmartM人才培訓網」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