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美讓步?半導體對等關稅兩岸全豁免

【時報-台北電】中美彼此關稅都破百,眼看雙方形同禁運,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1日發布更新稅則,豁免了包含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顯示器與模組和半導體相關等類別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只須繳交10%附加關稅。該更新稅則雖沒指明大陸不適用,但大陸科技媒體研判,大陸可能會被排除在外,有待美國進一步說明。
根據白宮11日發布的總統備忘錄:「對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命令(經修訂中豁免規定的說明」,部分商品若符合《美國現行關稅表》(HTSUS)中所列明的分類號碼,將可獲得互惠關稅豁免,包括有關電腦、伺服器及其顯示器和配件、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的專業機器、涉及電話機和數據傳輸設備、涵蓋固態存儲技術、涉及現代顯示屏技術的顯示模組,及涵蓋二極管、電晶體、LED和處理器和晶片。
與此同時,大陸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公布,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國際分析師指出,最新規則以晶圓流片(Tape-out,即試產)工廠所在地視為原產地,因此委託台積電台廠代工,再進到中國的美企晶片,不會受到中美關稅影響,反之英特爾等在美國有的晶圓廠的公司生產的晶片,將被視為原產美國晶片,面臨125%的重稅。
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半導體行業協會更動規則,對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有利,諸如將晶片製造業務外包給台積電代工的高通、AMD或輝達等美國公司,只要是台廠代工,大陸海關就會把其晶片的原產地視為台灣。相比之下,英特爾、德州儀器等由在美國自家的晶圓廠生產的晶片,就是原產地在美國,將成為中美關稅戰犧牲品。
國際半導體分析師認為,如果大陸的半導體相關產品,真獲得對等關稅豁免,相信大陸也會對美國進口到大陸的半導體有關產品給予關稅豁免,大陸半導體行業協會更改原產地認定規則,是否會影響美科技業,有待觀察。(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吳泓勳/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