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鎖定低評價績優成長股,蛇我其誰,航太、成衣、製鞋,產業前景看俏

產業評析   2025/02/03

相對於AI風潮席捲全球,相關次產業爆發性上漲,傳統產業則顯得落寞,雖然能源、風電、軍工等曾一度風靡全場,不過考量川普再度執政與台灣政治現況,未來政策恐將存有相當程度的變數,股價與聲量已是大不如前,而過往被認定為績優股,尤其是長期持有、穩健領息為信仰的台塑四寶,去年股價全數腰斬,法人多站在賣方,融資餘額則顯現出無限攤平大法,縱然出現反彈,也並不代表底部就此浮現。

被稱為遭鋼鐵耽誤的紀念品公司、擁有超過100萬股東的中鋼(2002),股價自21年高點修正已超過6成,於去年底跌破至20元之下。川普於就任第1天,就簽署行政命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另外表示將大規模開採石油,對於全球石化與能源產業,必定將帶來更大的波動性,再加上關稅與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還有中國過剩的產能,基本面仍多有考驗。

當每股淨值降至相對低檔,類似於面板股的股價表現,跌深或消息面刺激而偶有反彈,但是在供需真正趨於回穩、營運看見隧道盡頭曙光之前,技術面恐將不斷上演反覆試圖築底動作。包含AI、電動車乃至於機器人,可預期未來世界對於電力需求將迅速增長,對於電力與再生能源帶來正向趨勢,但是受限於政策規範的框架,在歷經去年股價大爆發過後,已進入整理區間,可留意的是真正能繳出營運實績的企業。

毫無疑問,AI是盤面人氣焦點,尤其台積電(2330)與相關供應鏈,加上傳產龍頭股業績不振,資金流向效益最佳化的電子股,然而,傳產類股也並非是全無生機,資金排擠效應、擴散力道偏弱,不易帶動產業全體同步向上,卻反而更會著重於單點突破,可留意具有利基性的次產業,重點在於成長力道,如製鞋產業去年掛牌的新星來億KY(6890),在龍頭NIKE仍有艱難挑戰之際,擁抱迅速崛起的HOKA,而扶搖直上。

來億KY去年第4季營收突破百億元、年增32.3%,帶動全年年增34.5%,雙雙寫下歷史新高,受惠於第2大客戶HOKA拉貨動能強勁,並開始小量出貨新客戶鞋款,有效優化產品組合,加上新台幣貶值,預期毛利率與獲利可望成長,而為了因應訂單暢旺,包含億福、億泉與億宥3新廠擴增,未來總產能上看1.24億雙,股價直接向上比價成衣王者儒鴻(1476)。

雖然NIKE營運不振,不過點名足球鞋為銷售亮點,符合志強KY(6768)訂單滿載狀況,隨著在NIKE、Adidas足球鞋市占率持續擴大,25、26年皆將有重大賽事舉行,搭配持續擴充產能,預期今年出貨量可望有高雙位數成長。鈺齊KY(9802)受惠客戶需求回溫,去年第4季不僅營收來到近6季高點,也繳出三率三升的亮眼成績單,全年EPS7.23元,今年除了VF集團營運逐漸回溫外,由於為上市鞋廠中ON唯一成品鞋供應商,預估今年將維持3成以上的高成長,搭配越南與印尼新產能開出,基期仍屬相對偏低。

川普於就職演說上表示,美國將再次成為製造業國家,波音為全球航太兩大龍頭之一,去年終於宣布重啟生產最暢銷的737MAX客機,期盼能夠再次重返榮耀。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資料顯示,去年2月RPK(收入乘客公里數)已達疫情前水準,全球航空業在未來20年內將蓬勃發展,預計短期年增率約8%,之後年增率約3.6%,43年全球航空交通量將增長2.4倍。

低成本航空疫情過後再次活躍,波音曾預估至43年,全球單走道窄體客機需求上看33380架、占總需求76%,空巴2024~43年全球預測報告則預估,窄體客機需求量將達到33510架、占總需求8成,商業用航空公司共需50170架飛機營運,其中43975架、約87%為新建飛機。台灣廠商漢翔(2634)、長榮航太(2645)、豐達科(3004)、晟田(4541)、駐龍(4572)、榮剛(5009)、寶一(8222)等,疫後營運多維持成長步調,但評價多屬不高,且股價位於相對低檔。

由於航太產業對於精度與工差的要求極為嚴格,以確保飛行器的性能與飛行時的安全,且隨著對於機體需求不斷升級或變化,還需增益強度、輕量化及穩定度的高規格,搭配經濟與供需兼備的考量,更加考驗相關供應鏈的技術,加上認證時間長,獲得採用後理論上不太容易遭到撤換,提供營運一定高度的護城河。是少數可以預期需求穩定高於供給的產業。

榮剛為特殊鋼廠,去年營收雖年減4.89%,不過仍屬維持歷史高檔,法說會中表示,在手訂單維持80億元,逐月接單與出貨皆維持一定量能,航太、能源與油氣需求暢旺,近月高毛利接單產品組合占比超過6成,動能可望延續至今年,尤其航太鋼材產能已達滿載,為因應航太皆單需求,將新增VAR機台,期待認證材高附加價值、高毛利及高市場價值創造的優勢,去年工具鋼需求相對疲軟,不過可望逐漸擺脫谷底、邁向復甦。

紅海危機是消化航運類股過剩運力、維持運價的主要原因,根據Clarksons Research報告指出,紅海危機等同提升整體海運需求3%,其中貨櫃船高達12%,蘇伊士運河船舶過境量24年較前1年度下降高達70%,而另1個影響運價的因素,則是基於國際海事組織(IMO)強制性減碳措施,船舶汰舊換新速度,也將與供需平衡有直接連動。

根據葉門人道行動協調中心(HOCC)表示,Houthi於加薩停火協議生效後,將縮小攻擊範圍,只會鎖定與以色列有關的商船,若停火協議徹底執行,則將停止攻擊。目前航運公司仍採繞道避免攻擊,不過未來發展沒人知道,然由於24年貨櫃航運市場增加320萬箱運力,今年估約200萬箱、明年150萬箱,若危機真正解除,則運價勢必會有調整空間。長榮(2603)擁有高息利護身,且評價仍屬偏低。

台灣是自行車王國,近年受到庫存嚴重干擾營運表現,雙雄巨大(9921)與美利達(9914)股價都已下滑至十年線之下,綜合市場訊息,美國庫存去化進入可控階段,歐洲進度雖相對緩慢,不過歐美市場正逐步走出谷底,預期今年有望恢復成長,中國市場連兩年成長後躍居第一,然自去年第3季起降溫且基期相對高,持穩就有一定程度獲利。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SmartFu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