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關稅風暴來襲,新春全球大驚嚇!台股的拐點…

產業評析   2025/02/10

近1周來美國對外課徵關稅動作詭譎多變,原本美國川普政府已經擬定好2月4日對加拿大及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這項命令還包含報復條款),在加、墨兩國原本高姿態對抗美國關稅下後大逆轉,川普同意原訂4日生效的新關稅暫緩實施至少30天,主要是加、墨兩國領導人同意採取措施,防止合成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販售到美國。墨西哥則將調派1萬名士兵到邊境防止毒品走私。之前美國兩架飛機遣送偷渡客回哥倫比亞,原本哥國也拒接,美國大舉課徵關稅大刀,之後也是默默讓飛機降落。中國則是如期被課徵10%的稅率。

不過,以上這些國家應對美國祭出關稅大刀,都是妥協接受條件,以延後馬上被課徵。國際股市對此則是先跌後漲。

其實觀察今年國際股市變動,在農曆年前台股表現算是相當不錯,躍躍欲試挑戰歷史新高;惟農曆長假期中國爆出1個低成本高效能、有機會向當紅的OpenAI挑戰的DeepSeek,使得輝達股價大跌,市場大都認為美國科技巨頭如微軟、甲骨文、谷歌等花千億美元巨資買進輝達AI伺服器,相當不明智,輝達過年這段期間股價大跌超過17%。而AI伺服器製造商大都雲集在台灣,電子下游代工大哥們包括鴻海(2317)、廣達(2382)、緯穎(6669)、緯創(3231)、英業達(2356)、和碩(4938)等,年假後開盤大跌,壓低指數,幸好有台積電(2330)撐住盤勢,台股反彈,累計又小漲0.55%,櫃買指數則下跌2.18%。

據統計,台廠赴墨投資家數已逾300家,24年台灣對墨西哥投資項目及出口產品主要為電子製造服務(EMS)相關為主,且多數仍以美國市場為出口標的,而電子代工大廠幾乎都到墨西哥投資,一旦墨西哥被課徵25%關稅,利潤將大為縮水,所以AI伺服器從零組件的散熱到整機代工紛紛成為法人減碼對象。

當然最重要是從去年6月川普接受訪問就說,台灣把製作晶片技術拿走,令美國人減少就業機會。到選前還在說。最近川普表示,這波關稅可能是大規模關稅計畫的第1步,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對鋼鐵和鋁、藥品、石油和天然氣、半導體晶片以及歐盟產品徵收關稅。

晶片法案明顯是針對台積電而來,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3年資料,截至21年為止,美國進口包括CPU與GPU等邏輯晶片中,有44%來自台灣。這供應鏈一旦中斷,邏輯晶片的價格預計將上漲高達59%,但這時美國的產能只能填補台灣進口的少部分缺口。如今台灣晶片尤其是高階占比只會更高。而目前台積電占全球65%以上晶片供應,包括全球90%的先進半導體。

不過站在川普角度,他認為對外國製造的晶片徵收關稅可能有助於為美國晶片製造商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關稅也可能鼓勵美國企業在國內採購更多晶片,並有助於說服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繼續在美國建廠,這些發展都可能有助於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就業成長。只是就算台積電應對關稅較大幅度要搬到美國生產,也非一朝一夕,台積電3年前赴美國設廠,直到去年底才開始試產;若是26年設廠就要到28至30年才會完成,屆時川普已經下台了。再者,川普政府鎖定台灣半導體業,並可能加課關稅,對於台積電可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法人預估,台積電有65%以上客戶是在美國,而且是生產5奈米至3奈米,及即將量產的2奈米先進製程,幾乎無法被取代,因此有更高的議價能力,表面上有辦法在掌握毛利率情況下把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不過,台積電今年董事會趕在18日關稅大刀要揮下之前,轉移到美國召開,是否與美國政府進一步討論協商,倒是可留意訊息。台積電股價姿態還算高,對台股動見觀瞻!

這次中國DeepSeek推出,所花的錢就算高出宣稱的600萬美元,而拉高到數億美元成本,也比美國巨頭投資數百億乃至數千億美元少很多,且市場反應熱烈,讓市場認知到並非所有AI推論模型都要用非常貴的伺服器,部分下放後,令AI應用在市場將更加普及,對AI晶片需求一定大增,對輝達也不是壞事,有利AI下游如邊緣運算環境快速到來。而能充分供應生產AI晶片者,非台積電莫屬,長線來看並非負面。

惟硬體生產方面,由於能夠生產高階AI伺服器者不少,加上陸續到成本較高的美國生產,未來毛利率將受影響,高盛證券做出情境分析,特別聚焦於墨西哥有生產基地之AI伺服器供應鏈ODM與零組件廠所受衝擊,得到結論是,AI伺服器營收每減少1成,相關廠商25年獲利可能減損1~7%。鴻海在24個國家與地區擁有205座工廠,加上高度自動化與全球擴產的執行力,研判較具競爭優勢。

因為川普只提出半導體晶片關稅,未來對台灣是否還有其他產業須提高關稅,尚不得而知,且台灣不少產業早就將部分產業移轉至東南亞或其他國家,關稅對公司影響較小,且美國調高關稅只會讓美國降息機率下降,美元強勢,台幣弱勢,諸如製鞋、成衣、網通、汽車AM族群等有匯兌收益可期待。

另外,台股在電子下游代工股價拉回中,指數也表現較弱勢,此時本益比及殖利率就成為投資的重要參考指標。而作夢個股股價壓力將較大,宜多注意。

其實電子股中不少獲利一向都不錯者,可趁拉回時注意。例如受惠AI軟體價格可能下降,提高硬體如PC/NB換機潮,義隆(2458)、聯陽(3014)、瑞昱(2379)等有機會受惠。而工業電腦及機器人更可作為AI邊緣運算延伸受惠族群,只要PE低於20倍,在未來不管是基金或是ETF換股中,都有機會被納入,出現新買盤。

尤其是公開看好今年景氣、營運者,都可優先追蹤,如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去年北美市場(占營收比重約30%)需求較差,主要受到高利率環境影響,客戶下單保守,但對25年展望轉趨樂觀,研華認為從23年至今贏得客戶訂單達7億美元,其中,逾5成來自新客人與新訂單,主要是醫療、交通與半導體領域,今年開始出貨後,將推動未來3年的成長。在邊緣AI方面,研華已推出至少十款相關板卡與系統產品,應用在醫療、交通、農業、工廠自動化的機器視覺、AMR與QSR等,法人估計,研華邊緣AI貢獻營收,將從去年的4%成長,至26年將占營收2成以上。

研華認為,未來十年將是邊緣運算與AI技術深入各產業應用的黃金期,預估未來十年相關邊緣AI全球市場估達5100億美元,呈現高倍數成長。該公司近4年來EPS都超過1個股本,去年雖較低落,但前3季EPS也有7.39元,股價位於年線之上不遠處,可追蹤。

機器人部分在特斯拉強推下,隨著AI運算成本可望較低而加速普及,台灣包括台灣精銳(4583)、上銀(2049)、鈞興KY(4571)、大立光(3008)、亞光(3019)等可望受惠。

觸控晶片大廠義隆去年前3季EPS7.47元,幾乎已經與前兩年全年獲利接近。公司看好今年NB繼續成長,在供應鏈產品已完善,只要回溫即可出貨,預期出貨量將優於去年。

去年為帶筆晶片用於電子書的第1年,其中晶片單價已接近觸控螢幕晶片價格,目前占比仍為低個位數,不過隨著尺寸越來越大帶動ASP提升,今年占比也會增加;而AI PC增加copilot key,義隆將指紋整合其中,該產品單價高,加上微軟正式宣布今年10月14日將停止Windows 10支援,義隆對全年營收、獲利維持正向看法。過去配息率大約落在60至70%,若以預估去年EPS約11元,今年約將配息6至7元,150元以下殖利率在4.3%以上,兼具AI NB換機潮受惠,股價低基期。

半導體IC設計大廠瑞昱指出,看好今年各項應用應該都會恢復動能,其中動能最強的將是網通晶片與車載晶片。對於瑞昱而言,相關聯網晶片的需求動能將可以延續到未來許多年,瑞昱對於AI所帶來的整體商機相當期待。

其中汽車乙太網晶片應用逐漸增加,目前已是瑞昱的重要產品線,瑞昱預期汽車乙太網在未來幾年將持續超越公司平均增長率。根據歷史數據顯示,車用乙太網路晶片的ASP(產品平均售價)隨著車輛向更高自動駕駛級別發展將提升,車內網路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更高階的乙太網控制器和交換機的需求將增加。

至於在網通領域,瑞昱的第一波WiFi 7產品已經在一些產品當中導入。未來也將有更多元的WiFi 7產品組合推升市場和客戶需求。此外,瑞昱也正面看待AI所帶來的強勁聯網需求,將帶動瑞昱包括網通晶片、藍牙、switch交換器晶片等出貨的需求,且動能遠不止於25年,而是未來幾年的重要商機。另邊雲運算裝置的開發趨勢形成,讓更多的聯網產品上市,這對於瑞昱的聯網相關晶片與解決方案有正面的幫助。瑞昱過去幾年配息率大約落在88%附近。以去年前3季EPS23.19元,全年約接近30元,約可配息21元以上,中期底部約在475至525元,換句話說,年線之下就注意買盤。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SmartFu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