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QE資金外溢效果,全球資金大挪移
歐洲央行祭出超乎市場預期的QE政策,在未來的19個月將釋出1.14兆歐元的貨幣,透過寬鬆環境希望能帶動歐元區景氣的復甦力道。消息出爐後,歐元匯價貶值到1歐元兌1.1美元的近11年新低,美元指數創95.577點的11年新高。歐元QE效應,帶動國際資金的流動,德國DAX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看好歐元的QE效應,國際主要投資機構普遍認為將帶動新一輪資金的寬鬆效果,有利全球股市表現。去年10月份美國聯準會正式結束QE政策,不再釋放新的資金到市場,不過,去年9月份歐洲央行將存款利率調降到負利率,10月份日本央行祭出超額的QE,將寬鬆貨幣額度從60兆日圓調高到80兆日圓,有效彌補聯準會不再QE後的市場資金成長力道,全球錢滿為患。
如今歐洲央行祭出超額寬鬆環境,這些資金除了流向歐股和歐債部位外,也有很大部分的資金流向美國和亞洲市場,對全球股市帶來資金效果。由於美國經濟目前的成長力道最強,從歐洲央行QE的資金會有不少比例流向美元部位,包括美股和美元指數都因此受惠。
雖然現階段美股有漲多回檔的壓力,美股的本益比約在16.7倍左右,的確呈現高點回檔的壓力。但美股回檔的過程會因為從歐洲QE的資金而縮短美股回的時間與幅度,畢竟從國際股市的角度觀察,像近期公布財報表現不錯的蘋果、臉書和英特等爾,今年的產業成長力道仍比其他企業強勁,只要股價從高點適度回檔,就會吸引這些資金在低檔布局。
近期美國VIX恐慌指數維持在20點左右,反應美股可能的回檔壓力和市場風險,在國際游資流向美股部位,有機會讓VIX指數下跌並回到市場的低檔區。
美債也是國際游資布局的重點。今年聯準會升息的機率很高,但因為美國通膨風險不大,預料聯準會升息的幅度不大,這讓美國長債價格就容易吸引避險資金的留住。以10年期美債殖利率為例,目前殖利率約在1.724%左右,30年期美債殖利率約2.3%。在未來聯準會長期利率仍維持低檔,中長期美債殖利率不容易攀升下,長期資金停泊在美債部位,很適合保守資金的留駐。
國際游資也會流向亞洲貨幣,以新台幣為例,近期新台幣從1美元兌換32美元升值到31.2美元,日圓匯價也一度從120日圓回升到116日圓左右,而中國人民幣更有可能吸引國際游資的貨幣。但對這些以出口為主亞洲國家來說,他們也需要貨幣貶值,在避免國際游資大量流向亞幣下,亞洲央行陸續透過政策壓抑貨幣升值。最明顯的就是中國人行突然讓人民幣從6.18元人民幣貶值到6.288元人民幣,宣示中國並不歡迎國際游資影響到中國金融市場的秩序。同時也透過政策干預,讓漲多的上證指數從高點回檔。
新加坡金管局(央行)也在28日突然宣布放緩新加坡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升值幅度,造成新加坡幣單日重貶1%,來到1美元兌換1.356元新幣的4年半波段新低。從中國人行和新加坡金管局阻礙熱錢流入的作法,也會讓其他亞洲央行仿效,以維持該國貨幣不會因為國際熱錢的流入造成貨幣升值,除了影響當地金融市場的秩序外,更不利出口和經濟表現。亞洲各國央行新一輪的貨幣戰爭,正悄悄地點燃中。
以台股為例,近期台股從1月19日的9174點大漲到9523點,指數漲幅3.8%,外資在這段期間大幅買超基本面亮麗的台積電股票超過20萬張。這個現象同樣發生在三星電子身上,三星電子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約2.5%,但外資加碼三星電子的持股已經超過四成的歷史新高。LG液晶顯示器今年以來股價漲幅更達到9.66%。在日本市場外資也增加買進豐田汽車、發那科和索尼(Sony)等大型權值股。
不僅如此,印度央行日前意外宣布降息後,帶動印度股市出現一波強勁的資金行情效應,印度股市今年以來已經上漲7.94%。對外資來說,印度去年完成國會大選,印度出現30年以來首度過半的執政黨,政治安定下有利印度的經濟改革,吸引外資流向印度市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