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升息在即 脆弱五國貨幣貶值再現
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已不再那麼討好;自去年底以來,外資在這些地方的股、債及匯市中,就處在賣多、買少的狀態。自從2010年景氣復甦攀升至金融大海嘯以來的最高峰之後,全球新興市場國家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率,一年不如一年;而這些地方企業的獲利,自然也受到影響。
根據研究機構EPFR Global的統計指出,至6月10日為止的一周內,全球新興市場的股票基金,更是以近92.7億美元的淨賣出規模,創下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爆發以來的單周淨賣出最高紀錄。2008年初,一周內則曾寫下100億美元以上的淨賣出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93億美元的淨賣出金額當中,即有接近79億美元的規模、達85%以上的比重,是全由亞洲地區所貢獻出來的。而如此單周淨賣出規模,也創過去近1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導致新興股市不再受寵的理由,其實昭然若揭:新興市場的貨幣,長期以來是處在貶值的態勢(未來仍面臨著壓力);在這樣的情勢下,如果還持續握有著這些地方的股票、債券等金融性商品,原本該有的獲利最終都會遭到匯損的侵蝕。而當前這些地方股(債)、匯市所出現雙跌的局面,使得外國投資人蒙受的損失就更擴大了。
今年以來,印尼盾兌美元就再貶值了近7%,為亞洲表現最弱的一種貨幣。而在6月8日盤中,還以1美元兌13400印尼盾,創下了自1998年中以來的最低紀錄。
而巴西里耳的匯率,今年來更貶值了14%以上,成為全球表現最弱的貨幣。而在3月20日盤中,亦以1美元兌3.3148巴西里耳,創下自2003年4月1日以來的最低水準。另外,今年6月8日,土耳其里拉匯率更以1美元兌2.8096,再度刷新史上的最低紀錄。
總之,在2013中所爆發的前一波新興市場貨幣危機中,由於雙赤字(twin deficits;經常帳與財政赤字)等的沉重包袱使然,包括: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及土耳其等五個國家的貨幣,因此面臨的賣壓最大,被列為「脆弱五國」(fragile five)的黑名單中。如今,情況似乎又捲土重來。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量化寬鬆(QE)的退場(taper tantrum)揭開序幕,是導致前一波新興市場貨幣危機的原因。如今,則是面對著聯準會即將升息。
正當全球新興市場國家的實質GDP成長率往下掉之際,近幾年來,先進國家實質的GDP成長率,卻呈現往上升的趨勢,如此一來一往,新興市場國家GDP成長率高過先進國家的落差,目前也縮小至過去15年來的最低水準。而這也是導致資金從新興市場往先進國家移動的另一個因素。一旦未來貨幣貶值的壓力沒有辦法緩和下來,再度引發通貨膨脹的壓力,新興市場的政府可能又要被迫升息;如此一來,又會打擊到當地的經濟景氣。
雙印(印度與印尼)及菲律賓等亞洲股市,在今年3、4月間,皆各自持續刷新其歷史最高紀錄;然現在看起來,大家似乎都在盤頭─只是大頭、小頭的區別罷了。而如果將貨幣貶值的部分也計在內的話,回檔的幅度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