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高力國際劉學龍:工業不動產 今年主流

【時報-台北電】受政策打房、房市氛圍欠佳,加上金融保險業未進場大舉購置不動產,使得第一季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大幅萎縮37%至287億元。展望全年,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全球AI發展正聚焦台灣,加上不少產業紛紛規劃加速活化閒置資產,預期工業類不動產將是今年市場主流。
劉學龍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政策,將是影響亞太區的經濟關鍵,包括關稅壁壘及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都會影響亞太區域的資本流動及不動產前景,全球經濟不確定升高,不動產投資應採取「產業導向」、「資產避險」、「永續升級」三大主要策略。
劉學龍認為,在全球AI發展聚焦台灣的同時,工業類不動產將是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的主流投資產品,而剛好有其他產業有加速活化閒置資產的打算,也可望成為今年穩定商用不動產交易的動能之一。
高力國際2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市場調查」顯示,由於政策打房、市場氛圍欠佳,加上最大買家金融保險業尚未進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額明顯熄火,單季為287億元,年減37%、季減18%。
高力國際研究部資深董事梁儀盈指出,第一季辦公、廠辦交易額都較上季成長,廠房、零售與觀光等成交量則下滑,但廠房和倉儲依然是首季交易最大宗,共120億元。至於最主力買家,還是自用型買方,成交金額共212億元,占比達74%,其中電子科技業就貢獻100億元。此外建商也是買家的一大主力,業者趁機購入閒置資產以補充土地庫存,鎖定購閒置廠房、幼兒園及飯店,總計購入84億元。
調查顯示,第一季前五大商用不動產交易案中,除甲山林以36億元買進高雄三裕木業閒置廠房,補進庫存土地外,其他4筆包括統一集團、台灣美光、祥碩科技與穩得實業購置廠辦,都為企業自用。
梁儀盈指出,首季成交金額最高的指標案,為統一集團以43億元買下寶豐隆北市內湖廠辦「V-PARK」一整棟,是台北市今年首宗整棟廠辦交易案,直接推升台北市商用不動產交易額至73億元、占全台比重約25%。(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蔡惠芳/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