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惠譽降評,有如深水炸彈?高利率的副作用發酵

總經評論   2023/08/14

時隔12年後,美國政府的AAA遭到惠譽信評摘掉,造成金融市場震盪。2011年8月,標普信評摘掉美國政府AAA評等,如今又被惠譽信評降評,對當前金融市場秩序影響有限,卻會給短期的債市和股市造成震盪。美國政府雖然債台高築,暫不影響經濟好轉,卻可能影響俗稱「垃圾債」的高收益市場表現。目前處於利率上揚期間,美國政府信評遭調降,會影響美國政府和企業的發債成本,屬於高收益債體質較差企業,因為手頭上現金部位不夠,必須在市場發債籌資,恐被迫提高收益率才容易募到資金,這些企業的財務體質將受到較明顯的衝擊。

後疫情時期,美國透過降息、發現金方式恢復經濟活力,也因為先前振興景氣政策的藥用得過猛,造成了通膨風險。聯準會以快速升息方式打壓通膨,雖然還未宣稱擊敗通膨,今年以來科技股能在升息過程中大漲,代表經濟實力逐漸復原。當聯準會把利率調高到5.25~5.5%,並創下22年利率新高時,美國政府被惠譽信評從AAA調降到AA+。先前因為科技股大漲使得美股有回檔壓力,碰到惠譽調降美國政府評等,造成先前漲多的股票持續回檔修正。與12年前標普調降美國政府評等相比,現在美國經濟實力強過當年,的確比較有底氣抗衡來自市場的震盪,但高利率環境下所造成的問題卻可能比較棘手。

美國政府信評被標普降評時,S&P 500指數兩個月內跌掉14.86%。當年全世界受到歐債危機,金融市場瀰漫肅殺氣氛,市場投資人規避風險的情緒大升。以至於當年美股下跌之際,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從3%降到1.8%,當年投資人拋售風險性資產,資金流入債市避險。因歐債危機期間,聯準會實施QE政策,歐美各國公債殖利率均呈現下跌的債市多頭走勢,形成避險資金流向債市。

現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面臨通膨問題,美國通膨問題雖然還不算完全的受到控制,卻也逐漸穩定下來,未來聯準會或許最多可能只會再升息一碼便不再升息。歐元區和英國的通膨風險還沒得到控制,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只能持續升息遏止通膨風險。

另外,美國目前就業市場依然表現不錯,失業率仍在3.5%歷史低檔區,勞工市場表現不差,維持內需市場擴張。這波聯準會的鷹派升息至今,企業獲利雖然衰退,但經濟卻沒陷入衰退,有機會軟著陸,代表美國經濟體質和其他經濟體相比具有彈性。JP摩根大通銀行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認為,對投資人來說,惠譽降評一事不用太擔心,也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影響。畢竟,當前美國的經濟是所有已開發國家中情況最好的經濟體。

這次金融市場面臨的惠譽調降美國政府信評,比較大的問題會出現在利率市場。聯準會7月底才剛升息1碼,美債市場殖利率本來就比較高。美國政府債務攀升,2日確定要提高季度期內長債標售規模,且各天期美債發行規模均擴大,而光是8到10月的本季度內將發行約1兆美元債券,造成長天期的3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到4.29%的去年11月以來新高。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也從回去年11月4.27%的新高。當前地緣政治帶動國防預算每年都增加,聯邦醫療保險和聯邦醫療補助費用也無法下降。

聯準會升息下,美國政府利息支出急遽攀升。2022年美國聯邦政府利息支出已達8000億美元,相當於去年美國政府的國防預算,今年利息支出恐將超過1兆美元,且會高於今年的國防預算。美國政府未來只能透過以債養債方式因應財政支出,對於發行國債需求龐大,未來發債成本變高。中國以前是美債最大買家,現在與美國關係惡化後,中國是否拋出美債值得觀察。

當美債殖利率處於波段高點,聯準會年底前是否會再升息1碼的考量因素變得複雜。擔心升息可能刺激美債殖利率大幅上升,未來聯準會考量升息時會把市場波動這個因素納入最大的變數。只要通膨數據還過得去,有可能暫緩升息。就當前的經濟數據推測,聯準會9月FOMC會議不升息的機率增加。

高利率環境下,對於大型美國企業來說問題不大,大型企業現金部位夠多,對外籌資的壓力不大,資金成本上揚影響他們的獲利有限。對於那些財務體質沒那麼好、得對外發行較高殖利率公司債的企業來說,現在的經營環境對他們來說,外在環境挑戰變大。

今年以來美股漲勢是由大型科技股領軍,S&P 500指數今年以來漲漲幅約16.65%,以中小型股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今年以來漲幅僅11.14%,中小型股股價表現遜於大型股。

俗稱「垃圾債」的高收益債今年的表現更不理想,美國高收益債市場規模約2.9兆美元。以SPDR高收益債ETF為例,今年以來殖利率僅5.67%,該ETF過去1年的平均殖利率為6.57%,比十年期美債殖利率高出約2.5%。旗下成分公司債中,1年的股利成長約24.6%,3年的股利成長降到1.26%,5年的股利成長更下降到只有0.57%。持有期越長的公司債股利成長率越低,整體ETF報酬率低於1年期平均殖利率,顯然在高利率環境下,這些公司債的經營壓力相當大。假如未來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再走高,高收益債的發債企業可能得被迫進一步提高收益率,才有機會獲得投資人青睞。資金成本大幅提升,將影響這些企業的獲利表現。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