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膚冬季進補如提油救火!病友協會破除國人常見「五」大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可說是全世界最癢的疾病之一。患者形容,不分晝夜的嚴重搔癢如同身上有萬隻螞蟻攒動,持續搔抓導致皮膚破損,流湯、流血,皮屑散落如同「麵粉人」,洗澡、睡覺、穿衣服都疼痛不已,像是皮膚貼著荊棘或仙人掌尖刺。除嚴重失眠,明顯外觀變化也會影響人際、生活與工作學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特發佈「國人常見五大異膚迷思」,如「異膚會傳染」、「異膚是孩童專屬」、「避免飲食過敏就好,不需積極治療」、「異膚需多加進補」等錯誤觀念,呼籲國人正確認識這個常見又惱人的疾病。
異膚為免疫反應失調疾病 症狀難挨生活品質更差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教授指出,根據健保資料庫,全台有近30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約占全人口的1.28%,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實際上,異位性皮膚炎不是單純的皮膚問題,是由遺傳與環境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而觸發週期性的免疫反應失調的慢性疾病,患者易面臨「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
朱家瑜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重度患者常因難忍且無法根治的「癢感」而持續抓撓,輕則產生大量皮屑,嚴重時皮膚遭嚴重破壞,導致龜裂、出血、滲出腥臭組織液,一到晚間癢感加劇,難以入睡。長期下來病患除了睡眠品質差影響生活外,皮膚變紅、皮紋變深亦造成病友外貌變化,導致人際交往陷入困境。國外研究發現,中重度異膚病患在參與研究的過去一年內發生憂鬱症與焦慮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40%及18%。
異位性皮膚炎是傳染病嗎? 國人五大常見迷思
異位性皮膚炎不僅是生理上的疾病,因外觀明顯皮膚症狀,導致患者成長過程十分艱辛,甚至面對歧視與難堪遭遇。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賴柏如醫師以診間一位42歲重度病患黃先生為例,他全身百分之百的皮膚佈滿嚴重病灶,皮膚如長期泡水般泛紅、充滿皺褶,部分傷口持續流血、滲出組織液。除了難以言喻的燒灼痛,更有如上萬隻螞蟻在身上攒動的嚴重搔癢,還會散發組織滲液的腥臭味。不僅讓黃先生自卑地與人保持距離,他曾在公眾場合遇到孩童對著他大聲說道:「媽媽!這個人好臭!」黃先生並非單一個案,而是10萬名中重度病友的真實經歷。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為減緩病患長期心裡壓力,共同彙整「國人常見五大異膚迷思」,呼籲民眾正確認識異位性皮膚炎。事實上,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會傳染,雖然以孩童居多,但也有許多成人罹病,還有許多家屬存有「食物過敏導致」等不正確觀念,甚至以為異膚是免疫力低下導致,需多加進補免疫系統,不僅如同提油救火越補越糟。
新一代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 助力邁向「清零」目標
所幸,隨著醫藥界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更佳瞭解,找到致病的特定細胞激素並積極研發創新療法,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進入有效止癢與病灶「清零」時代。除了上市數年的生物製劑,政府今年也核准兩款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為中重度異膚炎病患帶更專注、快速、有效且長期穩定控制的治療新選擇。
賴柏如醫師表示,傳統治療讓病患不敢想像「何謂正常人的皮膚與生活」。過去廿年的傳統治療僅可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但對中重度患者最在意且難忍的「搔癢」,則無法有效緩解。根據臨床經驗指出,採用新一代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病患,用藥1至2週內可大幅改善癢感,將近8成患者成功改善75%皮膚症狀、6成達到症狀幾乎完全清除,尤其對於頭頸部症狀亦有良好改善。相較針劑型僅半數病患達75%皮膚症狀緩解、3成8達幾乎完全清除,可謂突破性的進展。
賴柏如醫師以上述的黃先生第4個月回診情形分享。黃先生興奮地說:「賴醫師,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該給你看哪一塊肌膚才好,因為那些皮膚紅疹、脫屑都消失不見了!」讓醫師打從心底替他開心。更為精準有效的新藥陸續上市,使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走向「清零」新目標,幫助患者擺脫得「異」癢癢、邁向正常生活不是夢。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有痊癒希望! 醫:這2個年紀最關鍵
脂漏性皮膚炎導致頭皮發癢 服中藥可有效去屑止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47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