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官方製造業PMI超預期提振,滬指週四反彈收高0.4%,月線收跌1.7%
【財訊快報/陳孟朔】滬指週四收高,在連跌兩個交易日後迎來反彈,券商、太陽能和半導體類股領漲,月線則收黑。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最新PMI數據超預期給市場帶來提振,但投資人將更多關注美國大選和中國的後續支持性政策。
滬指週四收高0.4%,至3,279.82點,10月跌1.7%。滬深300指數收盤近持平,10月急跌3.2%。深圳創業板指數收升0.6%。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收漲1.1%。
淳陽私募基金投資總監謝偉玉表示,不管未來美國是什麼政策,相信中國政府都有相應的對策。外部矛盾並不是最主要的,可能並不是中國考慮的最主要因素,因為外生變量不可控,更主要的還是如何激發國內的消費,減弱房地產和債務的拖累,刺激消費和國內投資才是最關鍵的。
數據方面,儘管有“十一”長假擾動,中國10月官方製造業PMI仍超預期站上榮枯線、並創下半年高點,非製造業PMI亦保持擴張,這得益於9月下旬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市場需求和信心有所恢復。
A股投資人正在密切關注美國大選,並權衡其帶來的潛在衝擊。中國的人民幣和股票將首當其沖地受到美國轉向保護主義的衝擊,並且對於美國大選對貿易和外交政策的影響十分敏感。
諸多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若川普重返白宮並實施對華高關稅,中國未來的外貿會受到重大挑戰,中國必將加大內需方面的財政刺激政策。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週三提到,中國應該針對需求打造“三支箭”--強力刺激措施提振需求、債務重組以降低地方債務風險以及對經濟自由化和結構性改革保持開放,並認為如果中國能夠再堅持一段時間的寬鬆政策,就有很大可能不會陷入日本經濟90年代初的泥沼。
該行亞太區高級市場策略師羅念慈的評論指出,市場一直在關注中國為重振經濟所需的刺激計劃規模,但由於許多經濟指標仍疲軟,通縮壓力依然存在,令人懷疑9月一輪刺激後股市的漲勢能否持續,投資人需要證據來證明這項新的寬鬆措施是否有效。
中國正在籌備一攬子財政刺激措施,這些措施針對的是拖累經濟並加劇通縮壓力的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因此只能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而非市場渴求的立即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路透週二報導,中國考慮在下週批准在未來幾年內發行超過10兆元人民幣(約1.4兆美元)的新債。其中約6兆元將主要用於應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4兆元將用於閒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的收儲。
主要類股方面,太陽能、半導體和證券行業領漲。中證太陽能產業指數和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分別收高3.4%和2.5%。
晶澳科技等多個太陽能類股股票漲停。
中證申萬證券行業指數收高2.8%。華龍證券表示,近期市場成交額大幅提升,參與互換便利的大型券商有望獲得較低成本投資資金買入權益資產,增量資金入場同樣將提振資本市場,能夠形成良性循環,利好券商第四季業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