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被AI顛覆的5張半年報

產業評析   2024/07/22

AI熱潮席捲全球,台灣因作為AI重要供應鏈,帶動台灣業者營運與股價皆出現明顯成長,像AI應用的關鍵驅動者台積電(2330)6月營收2078.69億元,年增32.9%,創下歷史同期新高,而第2季營收已達財測預估高標;整體上半年營收1.26兆元,年增28%,同為同期新高。

也由於幾乎所有有意搶攻AI龐大商機的國際巨擘均正與台積電合作,因此台積電先前也預期伺服器AI處理器今年營收獻將成長逾1倍、占比達11至13%,未來5年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則將達50%,至2028年營收占比估超過兩成。市場也預期台積電今年EPS可達40元,明、後年則上看50、60元,有望逐年成長。

而台積電股價今年來也是一路狂飆,今年迄今漲幅最高達82%,並突破千元大關,最高寫下1080元的歷史新高水準,對比整體加權指數增長不到4成。且目前ADR換算台股價格也來到1200元,或有助台積電後市表現。

除台積電外,今年不少AI概念股仍持續受市場關注,從公告6月營收來看,整體上市櫃公司合併營收已連4個月突破3兆大關,6月營收以3.64兆元締造同期次高,月增0.41%、年增11.38%,僅次於22年的3.86兆元。總計第2季營收達10.77兆元,季增9.82%、年增14.73%;帶動上半年合併營收突破20兆大關,達20.57兆元,年增9.98%。

進一步來看,上市櫃公司6月營收創新高家數達63家,其中又以AI概念股表現強勁,像是散熱雙雄雙鴻(3324)、奇鋐(3017),ASIC指標的世芯KY(3661),機殼廠晟銘電(3013),CCL的台光電(2383)等均入列。

另外,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產能吃緊,帶動相關廠商如旺矽(6223)、萬潤(6187)、辛耘(3583)6月營收亦皆同步改寫新高。

由此,生成式AI的蓬勃發展,對台灣企業來說,絕對是搭上一大營運成長列車,尤其,隨著在雲端服務大廠(CSP)積極搶奪AI市占率的同時,也讓客製化晶片需求大幅增加,助攻台灣相關的IC設計服務業者及矽智財(IP)業者接單表現,包括世芯KY、創意(3443)、智原(3035),甚至是正在布局客製化處理器晶片市場的聯發科(2454)、聯詠(3034)、瑞昱(2379)都有望受惠。

世芯KY6月營收連4個月創歷史新高,為52.36億元,月增19.7%、年增100.6%;且也是連兩季業績達百億元以上,並連續3季創新高。法人認為,受惠北美雲端服務供應商大客戶及IDM客戶出貨動能無虞,且在CoWoS產能配合之下,世芯KY第3季業績動能將延續,亦有機會再創單季新高。

M31(6643)耕耘先進製程研發,是目前亞洲唯一發展至7奈米以下製程節點的專業IP供應商,其6月合併營收創今年以來高點,營運漸入佳境,法人表示,主要是受惠新製程平台挹注及IC設計客戶動能回溫的帶動。而公司也應要求自結其獲利表現,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6月EPS為0.88元,年增18.92%;第2季EPS則為2.64元,年增10.92%,較首季的1.22元大幅成長,且預期下半年獲利有望再優於上半年。

而美系外資也出具報告指出,M31受惠產品特殊性和包含台積電在內的合作夥伴關係,具有結構性成長優勢。雖在基礎和功能性IP領域,包括新思科技和ARM等公司仍是全球行業領導者,基於技術實力的優勢,預計上述一線業者將維持、甚至擴大其主導地位。不過仍看好M31等亞洲公司,靠著較低費用和價格及客製化服務,也將獲得市占率擴大的空間,並預估M31的市占率,將從22到23年的0.7至0.8%成長至26年的1%。在此之下,預期公司營運前景將呈現結構性增長優勢,並推估24到26年的盈利複合年增長為76%,故維持評等買進,目標價上看1830元。

內資法人也指出,在無晶圓廠(Fabless)客戶上,M31已有向產業龍頭或科技巨頭靠攏的趨勢;對M31而言,今年下半年將是切入大型IC設計廠商、CSP業者及IDM等客戶的關鍵時刻。根據法人供應鏈調查,預期今年下半年M31將在應用領域上有數個專案將逐步發酵,像是手機方面,既有美系客戶遞延近一到兩年的IP有望順利進入量產,且將有已量產之IP順利拓展至更多裝置上;而數家大型無晶圓廠客戶將採用M313奈米以下相關IP,預計將於下半年定案。

而ASIC產業蓬勃展亦有利M31營運表現,預期AI相關ASIC IP將會是M3125年後主要成長動能之一。值得留意的還有,公司2奈米EDA授權費用將集中於今年認列完畢,故預期明年營業費用成長幅度將放緩;而法人指出,公司首顆2奈米傳輸介面IP將於今年下半年與美系客戶簽約,可望逐步貢獻營收。

近來,美系外資也針對智原出具最新研究報告,表示公司第2季營收表現優於預期,看好量產業務最糟糕的時間點已經過去,且展望第3季,智原的量產業務有可能回到週期性上升,而微控制器(MCU)業務更有望持續實現強勁的營收年增長,預計今年將至少增長2到3成。除傳統領域外,智原在新業務也將看到更明顯的力道,包括中國汽車專案的委託設計(NRE)收入貢獻,以及下半年基於65奈米的仲介層專案交量產營收。

另外,外資也指出,至2025年,與ARM的Neoverse系統和小晶片設計的合作也可能為智原3奈米NRE做出貢獻。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