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生態系來了
工業4.0一詞,自2011年在德國漢諾瓦工業博覽會提出,6年過去,這個核心詞彙是智慧型整合感控系統、而且是高度自動化、並可以主動排除生產障礙的變革,不僅近年全球相關產值以超過3成的速度加速成長,並帶動全球自動化浪潮加速席捲,去年國內實施一例一休,也意外加速國內無人工廠的成形,相關自動化廠都感受到了業績的回升,而這一股趨勢,將持續下去,產業也正站在趨勢浪頭上。
根據研究機構Myria Research的預估,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規模,從現在起至2020年,將以每年高達3成的複合成長率成長至3200億美元,2020~2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更將加速拉高至4成,並在2025年達到1.2兆美元的產值,短短不過10年間,成長力道相當驚人,並是未來幾年成長最為快速的明星產業之一。
產業的發展往往漸進的,但資本市場卻往往走在趨勢的前端,成立至今不過四年餘的全球機器人自動化指數ETF(ROBO),自2016年初開始出現波段上漲,1月31日市價已來到45.15美元,不僅一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較2016年初的20.74美元低點,更是大漲1.1倍有餘,國內投資人看著不起眼的機器人自動化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卻已是大鳴大放。
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從幾年前僅僅只是1個概念,如今走向商業化、從單一功能走向智慧化、從工廠走向生活普及化,這樣的轉變不是一蹴可幾,但卻是現在進行式,根據調查顯示,2020年以前,全球製造業每年投資在工業4.0的金額將超過9000億美元,顯見機器人與自動化,已是全球企業共識的未來產業,而這股潮流,正由工業先進國家加速蔓延至全球各個市場。
特別是全球製造工廠的中國,對於機器人及自動化的需求更是迫不及待,中國官方預測,大量採用機器人,至2025年將為中國製造業省下18%的勞動成本,人均勞動產出也將增加1~3成,未來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產值將步步高。
但精確來說,工業4.0並不等於工廠內的自動化,而是商業模式的徹底改變,是從終端客戶到生產者、供應商之間,透過沒有誤差、沒有時差的多向互動,進而提升生產效率與彈性並降低成本,這和國內廠商目前多將工業4.0認為是自動化、無人工廠的階段仍有距離。
不過,不管如何,機器人及自動化元件,則是促成這個商業模式的最基本要求。根據研究,一旦企業引進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降低勞動成本達15%時,長期助益將相當驚人。
這個龐大的效益,並在全球陸續吸引企業投入、引爆更大商機,從之前Google一年併購九家機器人公司、英特爾推出3D列印機器人、韓國三星花1億美元蓋機器人實驗室等,都可見到國際企業先後搶進,這股全球化的產業變革浪潮,隨著大廠的跨足,才正要開始蓬勃發展而已,而未來幾年,相關產業的獲利成長加速,也已是不令人意外的事了。
事實上,受惠於全球自動化浪潮的推動,國內業者的業績也一路增溫,主要產品為單軸機器人、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的上銀(2049),營收已連續10個月創下歷史新高。
由於日廠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交期一再拉長,衝擊不少汽車及半導體設備商的交貨,上銀受惠轉單,今年上半年業績仍將持續締新猷,外資預估,上銀今年合併營收將較去年再成長23%,獲利也將大躍進,大和國泰及瑞銀證券分別預估上銀今年EPS上看15.3元及13.99元,獲利將創下6年來新高,目標價並分別上看396元及406元,外資買盤背書,上銀股價也創下波段新高。
直得(1597)今年受惠線性滑軌缺貨,去年營收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去年下半年雖已擴充產能2成,仍供不應求,公司今年上半年將再擴充產能3成,產能陸續到位後,法人預估,今年直得獲利可望較去年再成長5成,業績持續強強滾。
國內像這樣受惠於工業自動化趨勢的公司還不少,像氣動控制元件廠亞德客KY(1590),已連續2年營收成長達2成,去年更是一口氣大幅成長近3成,以自動化元件廠來說,這種情況還真不多見,而亞德客也拜業績增溫之賜,股價連續走出兩年多頭。
包括上銀、亞德客等一線指標大廠營運明顯復甦,確立整個自動化產業趨勢向上,而國內一些相關自動化設備廠,也陸續感受到訂單增加的暖氣息,像和椿(6215)過去幾年獲利平平,去年開發自製以機器人的人機介面、控制器及機構設備,具與Panasonic等大廠合作的想像空間,營運有望露轉機。
另外像彎管自動化設備廠的穎漢(4562)、自動化傳動控制設備廠的羅昇(8374)及跨入機器人相關領域的所羅門(2359),也都是布局這領域好一段時日的廠家,唯產業特性使然,這些廠家營運多半不會暴衝,但卻穩定有餘,是台股許多子產業都已大漲後,值得細細品味的族群。
台灣市場規模太小,一直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弱點,也因此,廠商多以外銷為發展方向,但台灣不管在資訊通信業、精密加工業與模具製造業都有一定的基礎且具備發展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的條件,特別是自動化元件製造,更是台灣業者的強項。
據統計,台灣自動化元件廠商數量就逾400家,其中又以控制元件更具市占實力,儘管現階段只有少數廠家業績冒出頭,但在工業先進國家急需升級製造業下,這一群在不起眼的領域默默耕耘的廠家,營運應也可望逐步跟上資本市場的腳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