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膽迎接反彈行情,站在法人、大戶肩膀上向前行
俄烏戰爭帶來的高油價使得全球通膨壓力暴增,所以才誘使聯準會鷹派態度十分強烈,不惜犧牲經濟成長也要壓抑通膨。而油價在俄羅斯被制裁、美國及國際IEA聯合釋出儲油,卻只能壓制油價不再創130.5美元新高,即使回檔最低也只下探95美元就再彈升,維持在105至115美元之間的歷史相對高峰。最重要是糧食問題,俄烏原本就是全球黃小玉重要生產國,更有「歐洲糧倉」之稱,戰爭及抵制使得小麥價格距離歷史高點更近,每蒲式耳在1200美分上下(高點為1363美分),價格高漲,不少糧食主要輸出國陸續禁止或減少出口,石油及糧食是民生必需品,價格不跌那麼通膨壓力就會持續存在。
再來就是中國封城沒完沒了,上海逐漸解封,但北京又出現分區隔離,雖製造業最主要供應鏈在東南沿海及四川、河南,只是嚴格要求清零結果,廠商不是產能無法全開就是斷斷續續,不僅壓抑出口也間接波及民生消費,外資最新報告就言明手機可能被砍單3成以上。內外銷受影響,不少機構預估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低於4%,甚至不到3%。製造業當初被川普勸離中國,惟中國仍占有重要生產部分,中國供應不順,也會刺激產品價格上漲,市場就傳出蘋果今年新機將漲價。
從石油、糧食到供應鏈都有漲價變數,美國財長葉倫就警告全球恐陷入停滯性通膨,讓人憂慮經濟前景愈來愈不明朗。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最近表示會繼續升息,直到通膨率下降至接近2%目標。若從上述三大變數以及3、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都超過8%,通膨率要降至2%,半年內幾乎不可能,只有等到明年相較今年基期較高才有機會較明顯下降;或是俄烏戰爭通過外交結束,在此之前,聯準會也就必須繼續升息壓抑,預估今年底聯邦基本利率上看2.75%上下一碼。而市場要反應升息利空鈍化至少要等到利率調升至預估的一半(1.5%)以後。推估時間或在6月中旬以後,在此之前大錢是較不會進入市場。
至5月20日止,美國道瓊連8周收黑,寫下1932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長連跌紀錄;那斯達克指數連續下跌7周,是從2000年網路泡沫化後最長時間的收黑修正,像是重量級的蘋果今年就下跌20.9%、微軟19.7%、谷歌27.6%、亞馬遜37.5%、輝達42.5%、AMD36.5%、臉書41.7%、台積電ADR26.8%、特斯拉40.5%,這些高總市值股平均今年下跌31.5%,較費半及那指累計下跌各30.44%及29%還多。不過股價跌深且與年線乖離大就有機會反彈,只不過至少要反彈至月線才有築底機會。就像中國深滬股市今年最深時下跌20至31%,近期反彈後,已越過月線,累計下跌幅度也收斂至24%及14%,拉回就有機會築底。未來美國科技股跌最深相對必須先強力反彈,才代表觸底,否則還是盤跌走勢。雖然現階段預估那指PE已修正至20至18倍以下的歷史中間值,但底部形成必須有連續長紅才可。預估6月升息後應有較大反彈。
相對美股看升息臉色,中國則是持續在放錢,在疫情清零政策大旗勝過一切下,把上海以南經濟搞得雞飛狗跳,現在輪到北京,據統計現階段中國還有超過30個左右城市還在封城或部分封城,也就是貨物、人員無法正常工作流通及採買,必定重傷經濟,傳出清零代價比中國1年軍費超過2000億美元還多,所以政策積極降息、釋金,並祭出類似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後輔助購買汽車動作,對房屋限購令也放寬;兩個跌深大國,中國率先出招挽救,就看美國政策如何決定了。
台股今年以來隨美股下跌、外資提款一度超過7800億元,上市指數一度下跌至5月12日的低點15616點,若從年初高點18619點計算,累計下跌3003點、或16.1%,與費半及那斯達克跌幅26%及24%相比,並不是特別大,主要台股還有金融及航運股支撐。惟台股指數最深與年線乖離達10.17%,見諸近15年也只有金融海嘯及2015年歐債危機時曾有過更大乖離,可見這次台股修正之嚴重。櫃買指數今年最低下跌至187.45點,下跌21.1%,與年線乖離一度超過12%,比上市10%左右更大,所以領先反彈。由於台股去年上市櫃合計賺4.29兆元、今年配息近2.9兆元,殖利率約4%,即使指數再創新低,低檔15400至15200點上下應具支撐。櫃買跌幅較大,近期反彈一度越過月線,較上市指數強,即使再測試低點也有機會強彈。
另一方面,上市櫃公司第1季財報加計金控自結數獲利高達1.16兆元,優於不少法人預期,其中外銷產業與半導體表現突出,主要原因之一是第一季新台幣兌美元貶值3.4%,匯兌收益貢獻不小;第2季再貶值近3%,匯兌收益更大,不少出口導向或不受海外景氣影響的群族如部分電機、汽車零組件、半導體相關、連接器、網通、工業電腦、運動休閒等族群,逆勢抗跌甚至於部分公司股價突破前高。
第2季業績將是挑戰,上市櫃企業4月營收達3.3兆元,年增2%仍處於高峰,但整體營收月減12.6%,中國大陸封城影響供應鏈、非鐵金屬上漲(除石油及大宗物資外)、疫情消費縮手等負面因素衝擊,後續動能是否持續顯示疲態,有待繼續觀察。尤其是中國供應鏈營收變化。較好是航運貨櫃及散裝價格止穩及反彈,大致上5月營收可能較4月小減。金控業則受防疫保單影響,有壽險的公司獲利都受不少衝擊,官股銀行較不受影響。
產業上,外銷概念如高爾夫球相關的明安(8938)營收和股價都創下波段新高,同產業如鉅明(8928)、復盛應用(6670)、大田(8924)等股價亦抗跌;網通股的中磊(5388)加上工業電腦泓格(3577)、飛捷(6206)都可注意。此外掌握國際汽車電子市場65%的英飛凌、安森美、德儀、國家半導體、瑞薩、意法半導體等,近期股價及業績都不錯。汽車業今年基期夠低,在台積電全力支援汽車晶片下,下半年乃至第4季將有好轉機會,由於車用IC一般需要高溫高壓的操作環境,以及較長的產品生命周期,故需要高度要求其產品可靠度與長期供貨等特性,因此通常並不輕易地轉換產線與供應鏈。
另一方面,伴隨配備電動化、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等應用的市場滲透率不斷拉高,連帶推升MCU、功率元件、CIS等車用半導體晶片、元件,占每台車輛製造成本的比重跟著同步升高。台廠中高壓二極體、MOSFET、CIS封測等代工廠商,預料後市也可望跟進受惠IDM廠委外釋單利多效應。包括導線架的順德(2351)與界霖(5285),二極體廠德微(3675)及台半(5425)加上測試的欣銓(3264)可以注意。
鴻海集團這次進軍電動車,企圖心十足,且最重要是該公司替蘋果代工,工廠遍布中國、印度及東南亞等,這次中國封城影響蘋果的中國紅色供應鏈不小,立訊業績及股價受影響相當大,回過頭來看,鴻海(2317)技術及出貨等相較穩固,4月營收4864.64億元,月減4.1%,較廣達(2382)、和碩(4938)、仁寶(2324)、英業達(2356)等代工四哥月減17至40%好很多,股價重新站上年線,是台股少數電子權值股中能站穩年線者。
再者,鴻海集團旗下臻鼎KY(4958)是全球最大PCB廠,去年EPS10.19元,除供應各類型PCB外,其實也生產IC載板,預計年底到廠機器更多,既然欣興(3037)及南電(8046)都看好高速板景氣至2027年,相信下半年以後臻鼎業績及股價有漸入佳境機會,股價正逐步墊高。
電動車長期發展看好,不過最近中國為刺激景氣,宣布將階段性減徵部分乘用車購置稅,規模達到6百億人民幣,業界表示政策力道超過預期,燃油車可望受惠。去年乘用車購置稅約徵收3900億人民幣,扣除商用車相關部分,此番政府減免600億人民幣,稅率可望降至8%,甚至以下,很可能會超出市場預期。中國政府曾實施兩輪大規模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分別是金融海嘯過後的2009~10年的5至7.5%購置稅優惠,加上「汽車下鄉」、以舊換新、老舊汽車提前報廢補貼政策;第2次則是15年十月至17年的5至7.5%購置稅優惠,並搭配老舊汽車提前報廢補貼政策。刺激政策有效提升汽車銷量。數據顯示,09年和16年銷量分別突破1000萬輛和2500萬輛,各增加45.5%及13.7%。若這次在祭出此政策,相信對於汽車銷售具有正面作用。若看這兩次政策優惠,以東陽(1319)為例,近兩年受台幣升值及貨運因素,股價幾乎都沒表現,股市大漲一萬點,股價原地踏步,如今台幣今年貶值超過6%,加上大陸擁有超過十個以上合資工廠,今年EPS有機會向3至3.5元以上推升,且東陽是台南大地主之一,近兩年台南土地大漲,該公司也是受惠者。加上每股淨值達37.45元,股價含息0.85元,值得參加。堤維西(1522)首季EPS0.8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0.56元,股價低於30元,也是值得注意。胡連(6279)可一併注意。
長榮(2603)5月30日召開股東會,弟弟派今年以來動作不斷,看來是主戰一方。首季就賺1013.6億元,以獲利絕對值而言,僅次於台積電,貨櫃景氣儘管可能出現高峰,但是可能在高原期震盪,市場預估今年可賺3000億元以上,EPS超過65元;明年也是以千億元獲利起跳,相對股價不到150元,的確具有爭奪主導權誘因,股價走勢動見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