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美國核能股炙手可「熱」,科技大咖找上核電廠尋求合作

總經評論   2024/10/28

今年以來,AI龍頭股Nvidia股價漲幅將近兩倍,相當驚人。不過,今年美股中,有1類族群過去名氣不算大,今年來股價卻1點也不輸AI股的漲幅,這個族群就是核能股。核能龍頭股星座能源今年股價累積漲幅超過130%,維斯達能源漲幅超過2.3倍,小型核能反應爐業者的NuScale上漲將近4.8倍,近日1度創下單日大漲32%的紀錄。1979年美國曾發生3哩島核災事變,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也曾引發嚴重的核災事故。然而,隨著AI對電力需求大增,核能被納入低碳能源,讓美國核電股一夕翻身。

面臨要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標準,美國發電業首先要排除燃煤的火力發電,天然氣雖然也是化石燃料,但它的碳排放量比化石燃料減少近兩成,是當今世界各國主要發電來源。在美國天然氣發電占比41.82%,燃煤發電15.79%。低碳能源發電中,核電發電占比17.98%、風力發電10.01%、太陽能發電5.94%、水力發電5.58%、生質燃料1.07%。根據研究分析,1度核電的碳排放量僅80~178克,而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放量約300~400克,且核電為高效率能源,發電效率比風能、太陽能微高。更重要的是,核電對人類來說是相當普遍的發電,核電廠管控和核廢料做得好就沒問題。

生成式AI引發人類對AI需求的狂潮,美國大型CSP業者紛紛設置大規模的資料中心。這些大型資料中心因為高速運算緣故,用電量非常大,是傳統小型資料中心的數倍甚至數十倍之多,遂引發科技業對用電需求大增。台灣的資料中心沒有美國多,但台積電廣設新進晶圓廠以及CoWoS封裝生產線,新設廠房的用電量也相當驚人。這樣的用電狀況,引發科技業對核電需求。

美國核能股在去年股價表現強勁,凸顯市場對未來用電需求的期待。今年科技大廠為了鞏固自家資料中心的用電量,自行與核電業者簽下長期合約,才又讓核電股再漲1波。從美國核能股供應鏈的營運狀況來看,星座能源的營運最具規模,也是美國最大清潔能源公司,核能發電約占該公司營收占比1成,還提供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火力發電和燃氫儲運等。2022年以每股45美元IPO,目前股價已漲超過273美元,兩年多股價漲幅超過6倍。

星座能源股價這兩年會大漲,是因為擁有美國最大規模的核能發電,並達到22GW,而其他的水力、火力和太陽能發電總量則有2.5GW。從星座能源的營運來看,上半年總營收116.36億美元、雖然年減10.57%,但淨利卻年增12.55%,代表上半年來自電力銷售的獲利能力遠比去年好。上半年EPS達3.96美元。除了營運能力表現不錯外,微軟日前與星座能源達成協議,要重啟在賓州3哩島核電廠內1座機組恢復運轉,預計2028年正式供電。雙方簽約20年,3哩島的機組能提供835MW電力,可供70萬戶家庭用電。3哩島機組一旦恢復運轉,勢必能對星座能源的營運帶來更大的獲利成長。維斯塔能源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將近2.4倍,比星座能源還大。維斯塔能源是美國獨立發電廠,擁有核能發電。上半年營收、淨利年增率都衰退,但股價多頭力道卻相當強勁。上半年毛利率28.17%、營益率12.02%,預估今年EPS達4.49美元,明年進一步成長到6.81美元。

10月16日亞馬遜與道明尼能源合作,要在該公司位於維吉尼亞州的North Anna核電站附近部署小型核模組反應爐(SMR)。這消息雖然也讓道明尼能源股價當天上漲5.16,漲幅相對有限。反倒是以SMR為主要業務的NuScale當天股價大漲32%。另外,谷歌比亞馬遜早兩天,宣布與SMR開發商Kairos Power達成購電協議,希望首台機組能在2030年投產。

隨著市場對核電需求大增,1座核電廠興建不易,這幾年流行這種SMR的小型核模組反應爐。1座SMR的電力輸出少於300MW,但興建1座SMR所需的成本和規模遠低於傳統核電廠,SMR業者宣傳可以興建在工廠旁邊的1小塊地,安裝容易且規模不大。基於這樣的概念,NuScale今年以來股價漲幅接近4.8倍。不過,NuScale目前還沒有任何的營運規模,營運體質不明確,最近是受到核電需求題材激勵,帶動股價漲勢。NuScale市值僅47.25億美元,屬於小型股,股價也不高,容易受到市場消息主導股價,股價波動大。

對用電需求渴望下,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也入股1家先進核分裂的新創能源公司Oklo,並在今年5月上旬以SPAC模式借殼上市,當初上市時的估值約8.5億美元。不過,Oklo目前還沒有創造任何營收,該公司也是以小型核反應爐,短期目標是要在2027年讓首座電廠正式運作,最終目的希望能提供電力給OpenAI的資料中心。阿特曼認為,要解決AI需求引爆的電力需求,核能是最有可能也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