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風雲詭譎多「變」,過了五窮、六絕在望---全球「黑天鵝」,六月最肥

總經評論   2016/06/06

台灣人喜歡看黃曆,擇黃道吉日,納財、入宅、動土、納采或開市。過了「五窮」,在跨入風雲詭譎的「六絕」,先摸清6月大事紀,謀定而後動。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5月底出席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發表的演說,不走曖昧的中間路線,直接亮出底牌稱未來數個月升息是合理的,這番直白發言,刺激美元指數衝到兩個月新高,美股不跌反漲,S&P 500指數扳回失土,重回去年封關水準之上。

然而,在6月3日美國公布五月非農就業報告和失業率後,葉倫6日將在費城發表演說,這是Fed 6月14、15日舉行貨幣政策例會前,葉倫最後一次公開露面。雖然市場普遍預期7月升息的機率高過6月,因為卡在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這一大變數上。不過,葉倫六月初的這場發言,勢必讓市場豎耳恭聽,做為資產布局的前哨站。

6月,金融市場最大的黑天鵝莫過於英國的脫歐公投;多方民調最新顯示兩派在伯仲之間,兩者差距只有數個百分點,隨時都有翻盤的可能,成了投資人的心中大石。此外,在舉行這場重要公投的同時,英國政局也可能跟著改朝換代。英國保守黨議員布里德根(Andrew Bridgen)5月29日先發制人,向媒體表示,如果公投結果是選民決定退歐,保守黨黨魁暨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必須下台。

卡麥隆去年曾表示,不會在2020年首相任期結束後爭取第三任期,稱當時的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內政大臣梅(Theresa May)以及財政大臣奧斯朋(George Osborne)或將成為接任者。

全球股市望其項背的美股,S&P 500指數自波段低檔反彈超過一成後,雖然本益比未締造新峰,但股價營收比卻創下新猷,中值達2.2,超過2000年和2007年的高峰,這兩年正是「泡沫年代」的代名詞。股價營收比衝到高水準,原因之一是過去三季,股價攀接近歷史紀錄水平的同時,企業營收卻在下滑,無疑市賈價虛胖的現象。

一旦美股再次展現攻頂無力,空方勢必借機坐大,回調壓力不言可喻,屆時將牽動全球股市新一輪「南下之旅」。S&P 500指數自1990-2015年,共26個年頭,每逢6月雖然漲跌次數各半,但普遍而言,跌幅遠高於漲幅。在金融海嘯當年,6月慘跌8.6%。表現最好的6月,在1999年彈升5.44%。

雖然無法打斷言接下來的6月美股表現,不知前路險峻或登峰在望,但如何找找避風港「化吉」卻是投資人安身立命之道。

摩根投信統計發現,自2010年以來,過去五個年頭,6月最具「漲相」的市場,不在歐、美等已開發經濟體,幾乎集中在亞洲,印度股市平均上漲2.44%奪冠,馬來西亞名列第三,插花的俄羅斯排名第二。

時序走入「六絕」,市場走勢相對震盪,法人或散戶急於尋找哪些市場能成為6月的「避風港」。摩根投信統計發現,2010年來6月最具「漲相」的市場,幾乎都集中在亞洲,第一名由印度平均上漲2.44%奪冠。第二名與第三名的俄羅斯與馬來西亞,則分別以0.67%、0.65%的漲幅緊追在後。其他依序為泰國0.43%、日本0.32%、越南0.13%。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指出,亞股除了經濟體質佳、有基本面支撐外,還有三大優勢吸引國際資金進駐:首先,今年以來,像是雙印、台灣、中國等都相繼啟動寬鬆政策,市場流動性充裕,有利推升股價走勢,進而使亞股資產受到市場青睞;其次,第二季國際資金回流亞洲,帶動亞洲股、債、匯反彈,市場風險偏好與信心均有明顯上揚;最後是,美國啟動升息,雖造成亞股波動,但相對地有助亞洲各國受惠歐美景氣好轉的機會。

羅傑瑞表示,6月普遍股市表現較為震盪,此時,資金自然會尋找最具成長性與基本面的市場,而亞洲製造業與出口數據近期已見庫存去化,訂單狀態也出現自谷底攀升的景氣回春跡象,且受惠油價仍處於長期平均水平之下,亞洲企業因能源與原物料占成本支出高於勞動成本。整體來看,獲利展望仍優於其他新興市場,因此成為資金進駐首選。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過去五年,逢「六絕」之時,印度股市有不錯的表現。不過,由於今年油價自波段低點反彈近九成,目前每桶周旋在50美元大關附近,這對三分之二能源仰來進口的印度將是難以承受之「重」。此外,飽受聖嬰現象之苦,各地旱情頻傳,能否在接下來的雨季逢上甘霖,為經濟注入活水,攸關印股能否「添高」的關鍵。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