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I開啟新視界

產業評析   2018/02/12

台股三大巨頭之一的鴻海(2317)在2日舉辦互聯網AI應用實驗室記者會,董事長郭台銘表示,未來鴻海將全力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工業互聯網的應用,並將集中於台灣,希望能夠成為台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領航者,預估將在5年之內斥資百億元發展新平台。

  事實上,AI的確是未來的顯學之一,在去年,各式各樣的AI應用都在不同領域中有所突破,從交通、醫療到娛樂服務比比皆是,舉例來說,Google旗下自駕車計畫公司Waymo,就撤去人類監督的職位,成為全球首款「真」無人車上路測試;而中國科大訊飛也推出一款AI機器人「小易」,並通過了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評測,成為全球第一位通過醫療執照考試的機器人等,AI對於生活,顯然帶來了相當大的改變,將科技的發展推往下一個世代,當AI帶來的改變已經變成現在進行式,投資人不妨也能與時俱進,從中嗅出商機,找出投資的好標的。

  從AI概念股來看,最先發酵的是「雲」。由於「雲端運算」需要處理龐大數據,加上需要長時間運作,因此晶片的需求特性為功耗高、效能強的種類,因此AI晶片與高效能運算(HPC)晶片的需求也將逐漸增溫,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就是1個最經典的例子,台積電去年就宣佈,今年開始將切入7奈米為主要製程,同時也因為受惠HPC、IoT、汽車電子成長需求強勁,預期2020年起高性能運算晶片將成為成長引擎之一,屆時將占其近25%營收。

  由於各家廠商需求不盡相同,法人預期,在晶片的領域裡,未來客製化晶片(ASIC)將崛起成為主流,雖然目前來看,ASIC市場規模還小,但許多國際大廠已經磨刀霍霍,試圖搶攻更進一步的商機,法人舉例,蘋果正在研發「蘋果神經引擎」的AI晶片,可望把AI相關任務放到AI專用模組上處理,以提升演算法效率;而亞馬遜、百度與Google等,也在製造符合需求的客製化晶片,預期2020~25年市場對高效能運算晶片的需求會真正升溫,未來AI需要的製程相當先進。

  由於ASIC晶片去年以來逐步成為IC設計廠未來布局的焦點,許多大廠也紛紛搶攻商機,切入台廠來看,目前ASIC業者除了既有的世芯KY(3661)、創意(3443)外,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也宣示進軍ASIC市場,尤其是世芯,除了從去年開始就全力搶攻高效能應用晶片的市場外,今年第2季將可望再接獲ASIC的訂單,明年業績將持續增長,法人表示,許多系統廠為因應AI市場,多半會進行多項相關研發案,但數量眾多且項目不同,加上都是少量開案,因此出現委外設計及生產的ASIC晶片需求也瞬間提升,看好世芯擁有先進製程的設計能力,未來動能可期,12月營收達到3.21億,比起11月增加了47.5%,第3季EPS也達到1.61元,相當有想像空間。

  另外,聯發科也是AI概念股中1匹強勁的黑馬,據了解,聯發科先前已經先打入亞馬遜、Google、阿里等大廠智慧音箱供應鏈,近年來更積極爭取蘋果訂單,今年也傳出搶在iPhone相關晶片合作之前,將先拿下蘋果智慧音箱HomePod的WiFi客製化晶片訂單,也將成為雙方第1款的合作產品。法人指出,聯發科此次供應HomePod的WiFi客製化晶片,有望是公司首款的7奈米製程晶片,有可能在台積電投片,若HomePod銷售熱,不僅聯發科受惠大,也將為台積電7奈米業務增添動能,聯發科去年12月營收186.52億,第3季EPS達3.23元,未來動能爆發力強,不容小覷。

  在ASIC的委託設計(NRE)方面,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去年接單表現亮眼,不僅毛利率較16年明顯拉升,法人估計,在這兩項業務今年接單狀況仍看好下,本業業績可望維持成長。尤其是毛利率相對較佳的NRE市場,因受惠於受惠智慧電表、基地台、工業自動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多項人工智慧產品應用,讓接案量至少跳升了1倍以上,今年智原強調,將轉往利基型ASIC市場穩定發展,包括航空航太、5G網通、工業4.0、精準農業、醫療生技、汽車電子等都是接單重點,營收占比超過5成,後市營運看俏。

  在硬體方面,英業達(2356)與廣達(2382)則都各擁市場;英業達主要為國際AI大廠的伺服器代工,在出貨方面,目前仍是ODM的代工一哥,在今年也相當看好後續的發展,英業達強調,隨著運算能力進步、各類數據蒐集技術逐步成熟的情況下,人工智慧成為未來3~5年最火紅的科技議題,而英業達也將持續努力朝這個領域的技術發展,成為新一代的產業推手,除了手機以外,伺服器及人工智慧也將是未來發展的主軸之一,英業達12月營收444.55億,比16年同期增加15.6%,第3季EPS0.65元,潛力看好。

  而廣達為擺脫低毛利率的困境,近年來積極轉型,跨足AI市場,廣達說明,今年起會有很大的成長來自AI,像是無人車等,將帶動伺服器的需求,拉升營運動能,並表示未來的發展平台中,伺服器、雲端及AI等也是拓展重點,第4季營收接近3000億大關,第3季EPS1.03元,未來動能也可以期待。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