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十一長假前陸股投資傾向落袋為安,節後上漲機率較高

國際股市   2021/09/27

中國十一長假長達七天,長假期間,包美股在內的外盤的震盪,以及恆大債務問題,皆可能使中國投資人無意在9月底最後這一週(只有四個交易日)積極布局,甚至做出落袋為安,以待長假過後再謀定而後動。

週一早盤收市時,上證綜指(滬指)跌47.12點或1.30%,報3565.94點,上週逢中秋節假期,只有三個交易日的週線小跌不到1點。

目前市場人士倒是對十一長假後的行情看法比較正面,因為10月第三季財報將登場,今年週期、新能源、軍工、新基建等相關行業或有不錯表現。但美國聯準會(Fed)在9月下旬的例會已表態年內將開啟縮減購債,10月以後海外流動性預期偏緊,國內節後寬鬆力度將受限;新發基金難提升,外資受Taper(縮減購債)影響可能波動,融資和散戶資金節後存在回落的風險。不過,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已與美國檢方達成緩起訴協議,避免詐欺重罪指控,在溫哥華當庭獲釋不久後,便搭上飛機飛回深圳市,中美之間關係緩和或短期可能提振風險偏好。唯恆大事件可能引發市場對信用風險的擔憂,主要是下半年信用債到期規模較大且當前信用利差處於歷史低位。此外,疫情、政府專項債發行加速等也將壓制風險偏好。

另一方面,中國加強落實「能耗雙控」,多地限電持續引發關注。中金公司最新報告認為,第四季「雙限」(限電、限產)約束可能難以放鬆,再疊加「冷冬」,大宗商品或再迎普漲行情,再通膨的風險加大,但物價上漲的高度與持續性可能將受制於需求走弱,高耗能產業面對雙控將面臨空前挑戰。目前,廣東有些地區的限電,出現開三停四或開二停五,將大大衝擊其接單的量能。

另一方面,就歷史而言,陸股在十一長假後,自2005年以來的過去16年來,只有3次下跌,因此後市也不容過度悲觀。當前低位的銀行、地產在政策嚴控與信用風險下景氣被壓制,基金調倉至該類類的機率不大,低倉位可持股過節,高倉位關注風格擴散下高低切換。十一長假期的白酒、食品飲料、醫藥等消費表現較好。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