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指數乖離大,短線醞釀反彈契機,面板、貨櫃航運跌深,獲外資與投信同買

產業評析   2022/10/24

通膨數據進入高原期,物價僵固性迫使價格一漲不回頭,一般預估美國聯準會於11、12月,共將再升息4~5碼,等同今年一口氣將利率提升4.25~4.5%,除了中國與日本外,多數國家也被逼著跟進,然而各個經濟體體質差異極大,台灣與美國利差持續擴大,美元指數帶動新台幣仍在貶勢中。

近期美元指數雖未再衝高,不過仍舊持穩在112附近的高檔,美國年底再升息,將帶來推升的力道。目前美國1年期以上的所有公債,殖利率都已經突破4%,從教科書上的理論來說,將美國國庫券視為零風險,若沒有風險還可享有1年超過4%報酬率,則風險性資產吸引力式微,金融市場動盪難以避免。

新台幣匯率約32元兌1美元,其他如日圓逼近150、歐元在價平以下、人民幣突破7.2等,近期雖有停滯跡象,不過整體貶值趨勢恐仍尚未見底。而美國強勢升息,經濟步入衰退疑慮也甚囂塵上,加上對中國半導體禁令再升級,夾在兩強中的台灣,勢必受到影響,尤其台積電(2330)更是動見觀瞻。

外資繼前兩年賣超近1兆元過後,今年至十月中變本加厲再賣超約1.3兆元,除了經濟與資金挪移因素,地緣政治風險提升也是相對弱勢的重要因素。國安基金於萬四附近宣布進場,近期逐步實施限空令,除了順序與過往不同之外,不論限空或禁空,都可能造成因放空難度增加,只好加重賣出現股的壓力。

加權指數高點18619到低點12809,共計下跌5810點、31.2%,同一時間融資餘額由2843.5億元下降至1692億元、40.5%,3大法人除了外資持續性賣超外,自營商不論自行買賣或避險,也都是站在賣方為主,僅有投信每個月都持續買超,被動式基金的規模仍在持續擴大。

美國四大指數近期試圖築出短底,道瓊指數3萬點附近震盪劇烈,S&P 5003500點、Nasdaq1萬點,與台股關聯度最高的費城半導體,則是力守2100點。加權指數防守萬3大關,成交量能萎縮至2000億元左右,240日均線約在16340點,乖離率達將近20%,短線有望營造跌深後的反彈。

就籌碼來說,外資兩年多來已經賣超2.3兆元,總體持股比重降低至4成上下,然而台美利差仍將持續擴大,加上美國晶片法案衝擊,與地緣政治等因素干擾,持續站在賣方的機率仍高,根據過往紀錄,高點是資金堆砌出來的,低點也是資金拋售形成,淺碟市場容易超漲超跌,而最終也將出現校正回歸。

投信的籌碼概分為主動型基金與被動式基金,主動型基金除了透過調整持股比率外,還可搭配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報酬率端看基金經理人功力,而被動型基金近年大行其道,各國家指數、類型琳瑯滿目,加上存股不如存指數的不看盤投資心法,為投信持續買超的主因。投資越單純則越好、慢慢來比較快。

指數修正壓力仍重,覆巢之下無完卵,建議若採長期投資,則持續依照自己原先設定模式,切勿外界消息干擾而打亂步調,喜歡的東西能夠越便宜買到越好,在股市中跟在百貨公司裡,其實應該是相同的邏輯;而短線操作方面,除了消息面、技術面外,外資與投信同步買超的個股,也可作為選股參考方向。

自9月以來,外資賣超前20名中有9檔金控股,以中信金(2891)超過30萬張高居第一,玉山金(2884)23萬張排第3,傳產以產業龍頭為主,台泥(1101)26萬張居次,華航(2610)、華新(1605)、台塑(1301)與中鋼(2002)皆上榜,電子股以晶圓雙雄的台積電19.7萬張、聯電(2303)10.8萬張較高。

投信賣超以電子股為主,緯創(3231)逾5.9萬張居首,後包含華通(2313)、仁寶(2324)、力積電(6770)等,傳產的長榮航(2618)、中鴻(2014)也在前十名;不過有趣的在金控股,外資雖然賣個不停,但投信卻是反向買進,其中永豐金(2890)17萬張排第一,主因應為獲得納入台灣50(0050)成分股。

外資近期買超前3名中,面板雙虎分居2、3,友達(2409)與群創(3481),兩者高點在2021年4月底、低點在22年7月底,近期減資後持續攻高,也獲得投信買盤,面板價格走跌已數季之久,上游廠相繼降低產能利用率減少供給,下游積極出清庫存,十月終於看到部分尺寸出現止跌跡象,不過後市展望仍屬保守。

面板產業前景依舊受大環境影響,就算報價止跌不過終端需求也同樣萎縮,然而跌深是股價最大的利多,短線操作或可酌量參與,類似狀況可留意貨櫃航運,三雄股價高點出現在21年7月初,低點目前還未正式確認,不過依聯盟制度整體運力縮減,減排新規也將上路,預期為運價止跌反彈帶來正面助益。

面板雙虎股價波段跌幅超過6成,而貨櫃航運波段跌幅已經超過7成,高於面板雙虎跌幅,雖然股價淨值比仍相對較高,但是也都已經跌破1倍,加上帳上現金豐厚,明年股利政策仍可望保有一定水準,高殖利率可期,加上近期外資與投信同步站在買方,融資餘額也持續下降,或許短線將有反彈行情可期。

在底部尚未真正確立之前,搶反彈不論有沒有成功,都必須要記得遵守操作紀律。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