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最接地氣內需股,憋不住,讓人有感的消費來了!

產業評析   2022/12/19

財政部公布11月出口規模降至361.3億美元,創近19個月以來低點,年減13.1%,減幅也是2016年2月以來近7年最大降幅;統計處坦言,就連12月與第4季也將呈現負成長,旺季效應確定落空。全球高通膨與升息壓力,導致終端需求明顯萎縮,加上中國防疫政策干擾生產活動,供應鏈仍有庫存調整壓力,而且還沒看到落底跡象。

其中電子零組件11月出口值年減4.9%,終止連續42個月正成長,今年下半年可明顯感受到外銷景氣由盛轉衰,使得出口市場旺季飄起陣陣寒風,儘管全年出口仍可創新高、且有中高個位數的成長,但12月已無法避免連4黑,第4季負成長已成定局,為兩年半以來首次出現季出口萎縮。

但另一方面,經濟部統計處公布十月批發、零售、餐飲營業額,均創歷年同月新高,尤其零售業更是攀上歷史次高。統計處公布十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06兆元,年增4.3%,為歷年同月新高,並且是連續24個月正成長,累計前十月營業額,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6.9%。其中零售業十月營業額達3807億元,月增7.7%、年增2.1%,創下歷年次高紀錄,且是連續14個月正成長。累計今年前十月零售業營業額為3.49兆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7.9%。

隨著社會將新冠疫情視為流感化,消費人潮回流,餐飲業十月營業額769億元,月增6.7%、年增13.8%,為歷年同月新高,且是連續6個月正成長。累計前十月餐飲業營業額為7025億元,亦創同期新高,年增達20.3%。其中,餐館業十月營業額年增13.5%最高、飲料店業年增11.7%。展望11月,時序進入耶誕節及元旦鋪貨旺季,且在國人消費生活漸回常軌,預估餐飲業月營業額為760至780億元,年增13.3至16%,維持雙位數年增表現。

台灣今年先前有防疫險理賠金額超過1800億元,大部分流進內需市場,激勵旅遊、消費;接下來十月邊境解封,來台商務、旅遊人數快速提升,雖未能與疫情前相比,但是基期低,就像北部飯店龍頭晶華(2707),住房率一度幾乎低於2成,一下子就衝回8成以上,台北街上開始聽到外語、外國人慢跑,對於增加消費也有幫助。而過去兩年政府發放消費券激勵內需,大多往中南部跑,雙北幾乎受益有限,如今外國人進入台灣已無強制性隔離,提升外國人來台洽公及旅遊意願,北部旅遊、消費將大為提升,台灣開放後,觀光飯店以及飲食消費方向上,朝著回復正常營運邁進,所以相關公司業績將得以回升。

第3季以來最明顯獲利回復的就是餐飲業,正呼應政府所公布統計數據。攤開第3季獲利,王品(2727)單季EPS3.77元,逆轉原先上半年虧損;瓦城(2729)賺3.94元,也是轉虧為盈;漢來美食(1268)亦同,單季賺2.42元;其他如八方雲集(2753)、亞洲藏壽司(2754)、六角(2732)、豆府(2752)、聯發國際(2756)單季EPS都是從2元起跳;進入10、11月,除飲料業進入淡季外,其他大多能維持高檔,八方雲集11月營收還創歷史新高;亞洲藏壽司、乾杯(1269)11月與前11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漢來美食也創同期新高,王品11月業績創同期次高。

而12月年底及馬上接著而來的農曆年,都是餐飲業旺季,保守估計只要能維持第3季業績,隨著原物料成本下降,單季EPS可望維持高檔,例如八方雲集全年EPS就可望超過11元、瓦城超過7元、王品超過5元、六角及豆府超過7元,都屬於高獲利。

近期幾乎有名的連鎖餐飲店,不論是否掛牌,幾乎人潮不斷,翻桌率提升,23年隨著疫情進入第4年、民眾放下戒心,外食恢復疫情前,那麼連鎖餐飲店業績將被看好。

疫情前,八方雲集單年EPS最高是10.55元,豆府10.25元(掛牌後),漢來美食10.41元,六角9.42元,瓦城15.8元,都是屬於高獲利族群。而瓦城最高價是372元、漢來美食為179.5元、六角209元、王品是517元,這次八方雲集及豆府股價都創歷史新高,起了示範作用。

台灣餐飲業競爭激烈,這次趁著大家被關久了以及旅客陸續回流,業績大爆發,之後營運要靠本事。業者早已意識到,餐飲業除了立足台灣外,也要擴及中、美、澳以及東南亞營運。初期規模不大,但也逐漸提升自營或加盟店。

就拿近期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移機典禮,在台灣人進駐下,帶動周邊鳳凰城出現美食的85℃及以美國展店為重心的聯發國際旗下的歇腳亭設店,台灣過去以西進中國設店為主,如今可能東進美國,除美食、聯發國際外,八方雲集也積極進駐美國。以聯發國際及美食為例,美國單點獲利都相當可觀。

中國大陸先前極度清零政策引來社會反彈,如今已陸續放寬管制措施,就像半年前的台灣一樣,短期內社會承受染疫、死亡案例將激增,但這是開放必經過程,這樣才能恢復與國際經貿接軌,再來就是像目前台灣一樣,逐漸將新冠疫情視為流感化,社會才能恢復疫情前運作。至少中國已經肯邁向接受大規模感染的壓力,而相關餐飲股目前股價一定較低,而後營運正常後,恢復以往業績就可預期,股價應該視為黎明前的最後黑暗。對在中國設點的美食、瓦城應屬中長線利多。要不然就是像王品、八方雲集一樣關點或轉向美國設點。有內需加上國外陸續解封,對餐飲業業績可望持正向態度。

此外,影響股價還有個焦點,就是近期傳出凱雷基金有意買下台灣迴轉壽司龍頭爭鮮26%股權。凱雷背後股東都是各國政商大咖,包括曾任美國總統到國防部長,或是法國、東南亞退休高官都在名單中。也使得凱雷投資的標的,最後都是賺錢出場。凱雷1999年在台灣以2億美元買下有線電視業者台灣寬頻,06年以近9億美元賣給另一個私募股權基金麥格理。於07年11月9日入主東森媒體集團旗下的東森媒體科技。東森媒體科技系統台改名為凱擘股份有限公司,已於09年9月被台灣大哥大(3045)併購。

當時台灣大以總交易金額328億元(部分現金、部分台灣大股權)買下凱雷投資集團旗下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凱擘;另外於17年11月將東森電視台出售給茂德國際投資公司,獲利都相當可觀。美國《華盛頓人》雜誌指出,自1987年成立以來,凱雷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33.8%,相當驚人。

這次相中台灣迴轉壽司龍頭爭鮮,爭鮮06年進軍海外,08年集團年營收已破50億元。目前在台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等擁有594家分店。凱雷也是中國麥當勞大股東,市場分析認為,若爭鮮順利引進這個新股東,則有望加速拓展大陸3、4線城市的市場。後續如何發展仍待觀察,惟只要凱雷順利入股爭鮮,且公訂價格出來,那麼對於台灣餐飲股將是一個很好參考指標。至少外資會注意以往被視為較冷門的台灣餐飲公司,代表餐飲股有一定價值。或是說具有國際化發展的餐飲股更具吸引力。在此情況下,王品、瓦城、美食KY(2723)、八方雲集、六角都可密切注意。

11月以來投信買超最多的美食KY,主要分點區域為台灣、中國及美國:旗下品牌85℃,主要銷售咖啡、麵包、西點等,銷售策略主打高性價比。截至第3季底,台灣有445家門市、大陸562家、香港3家、美國67家、澳洲11家,各地區皆配有中央廚房負責研發及控管品質。今年美國為主要的營收成長動能:第3季營收年增8%,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來客數帶動同店營收增加,美國地區營收年增10%。由於具有跨多國性營運,是否也有機會像爭鮮一樣受外資青睞也可注意。本土法人已先行一步卡位,是餐飲股中法人最積極介入者。

今年業績表現相當不錯的八方雲集,台灣店數1005家、梁社漢排骨190家,皆較去年同期成長,且另增芳珍蔬食13家。展望後市,梁社漢排骨力拚年底目標展店至200家,芳珍蔬食20家,且美國市場的八方雲集複合店已自本月1日起上調售價,美國2店將於26日起試營運,並於29日正式開幕,同時另有8家已簽約且裝潢中,將為集團挹注營收。

觀光飯店的晶華(2707)11月合併營收5.17億元、年增14.5%,排除出售達美樂因素,和19年同期相比也成長3.64%,其中台北晶華酒店客房11月住房率恢復到8成,外國旅客占比逐漸提升至3成,收入比上個月及去年同期分別增加33%及100%,營收回穩也帶動整體獲利率提升,可以看出邊境解封威力。而年底進入餐飲需求旺季,台北晶華11月的餐飲營收比10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了7.4%及11.6%,由於人手不足,甚至推掉數百桌尾牙訂單。投信對於龍頭晶華最有興趣,9月份至今買超超近2000張,股價突破200元關卡後,一口氣拉升至250元附近,站穩之上有利續攻。

雲品(2748)11月合併營年增高達31%,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18.08億元、年增46%;寒舍(2739)前11月營收年增達47%。受惠邊境解封最大的就是老牌的北部觀光飯店,疫情中幾乎沒多少人會到北部觀光住飯店,如今邊境解封,國際旅客陸續入台,加上國旅暢旺,有連鎖餐飲集團與觀光飯店可望維持強勢營運動能,業績可望逐月成長,晶華及寒舍就是代表。

此外,後疫情時代回歸正常生活商機拉開序幕,外資指出,台灣便利商店第3季起客流量回溫,顯示內需消費開始回溫,強勁消費力料將延續到明年,加上原物料下跌,調升統一超(2912)投資評等。

實體零售店客流量強勁復甦,是主要的驅動力,從7-Eleven與寶雅(5904)每日店銷售額可見端倪。除了來客量顯著回升外,外資也認為,內需消費族群的毛利率也會從本季起加溫,像是統一超擁有產品組合優化的強項,有利毛利率表現,同時也有利統一。

統一超及寶雅前11月營收皆成長10%左右,且下半年起營收逐漸較去年同期改善,統一超前3季EPS7.03元、寶雅13.83元,都較去年同期的6.29元及12.75元顯著進步,寶雅甚至單季EPS來到近8季新高,季線皆轉為較大支撐。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