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面板驅動IC急單助陣,手機面板加速採用AMOLED

產業評析   2023/01/03

受到消費性電子需求不振,拖累面板、面板驅動IC市況低迷,但隨著面板報價已跌到現金成本價,與面板驅動IC砍單潮進入尾聲,電視客戶急單的出現,可望成為半導體庫存調整下,令市場振奮的焦點。

面板產業歷經長達1年多的修正,友達(2409)董事長彭浪近期表示,面板市況目前已是谷底,未來只會更好,不會再下修,並開始陸續感受到客戶有急單需求。另外,群創(3481)總經理楊柱祥也指出,繼電視面板有急單後,近期IT面板也有急單出現,可望加速去化庫存,對2023年營運仍持審慎樂觀看法。

彭浪更進一步表示,雖然目前通膨壓力看似有些緩解,但仍未能回到正常水準,年底的雙11購物節、歐美耶誕節消費力道能不能達到預期,也是觀察的重點之一,若能達到預期,有助通路端庫存持續下降,待庫存降至健康水位時,價格就會展開明顯反彈,預期23年第2季有機會達到合理區間。

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22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將達2.02億台,年減3.9%,連續5年下跌,創近十年新低,但受到大尺寸面板價格及運費降幅超過5成,提高品牌對大尺寸產品促銷力道,推升電視平均尺寸成長1.4吋,來到56吋。不過,由於全球主要消費市場仍持續面臨通膨壓力,23年電視出貨成長不易,預估出貨量1.99億台,將再衰退1.4%。

根據統計,電視、IT面板自21年高點回落幅度分別為64%、35~40%,各大面板廠也積極調控產能,稼動率從第2季的80%,到第3季已降至60~70%,創下近十年來的低點,不過這將有助面板供需回到健康水準。若我們觀察面板報價可以發現,32~76吋電視面板價格在12月下旬未有明顯修正,全月價格持平,筆電面板價格於12月下旬、12月全月也未有明顯變動,優於原先市場預期。由於目前主要面板廠稼動率皆維持低檔,就算23年1月份適逢農曆春節與傳統淡季,電視面板報價守住平盤的機率仍高。

受到通膨影響,加上電子產品缺乏新應用,導致5G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等銷售低迷不振,但蘋果(Apple)、三星(Samsung)、Oppo、Vivo等各家手機品牌廠仍加快規格升級腳步,其中AMOLED面板的採用將成為手機市場最大的亮點之一。

由於AMOLED面板具低功耗,將可提供智慧型手機更長電池壽命,隨著蘋果開始在iPhone Pro系列搭載AMOLED面板後,安卓陣營在5G智慧型手機也開始加快面板規格升級。根據市調機構Omdia預測,至2022年底,AMOLED在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將較21年大幅成長94%,就算23年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不佳,AMOLED出貨量亦將保持25%的強勁年成長率。

TrendForce則表示,近年來AMOLED的面板技術逐漸成熟與產品良率不斷提升下,市場滲透率將從21年42%提升至22年的46%,壓縮傳統面板在中階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空間。

此外,由於AMOLED面板驅動IC(AMOLED DDI)製程需使用28~40奈米中壓8V的專用製程,21年受到三星位於德州奧斯汀晶圓廠因暴風雪停工,導致AMOLED DDI缺貨,但隨著23年聯電28奈米與中芯國際40奈米產能順利開出,AMOLED DDI供貨緊張問題將獲得緩解。

目前業界普遍預期,整體面板驅動IC庫存修正壓力會在23年上半年逐季紓解,23年下半年就會回到正常水準,而各大業者已著手進行產品線調整,鎖定AMOLED面板規格升級帶動的需求,期待23年下半年市況回溫後能有完整產品線衝刺營收及獲利成長。

面對消費性市場需求急縮,驅動IC大廠聯詠(3034)早在2022年第2季開始就向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修正後續訂單,進入第3季後,更進入劇烈調整狀況,同時去化庫存水位,截至第3季底庫存天數仍達111天。不過,法人表示,隨著砍單、降價、急單效應發酵,23年首季庫存將回到70~80天水位。

觀察聯詠營收表現可以發現,單月營收自3月124.7億元見頂後,就開始逐月下降一路到9月低點61.71億元,但7~9連續3個月單月營收皆未跌破60億元大關,隨後在面板報價止穩,與電視客戶急單報到,單用營收自十月開始回升,月增幅度皆達雙位數。根據聯詠先前財測預估,第4季營收將落在188~200億元、季減3.9%~季增2.2%,法人預期,第4季營收將有機會觸及高標水準。

瑞鼎(3592)10月營收13.6億元、11月營收14.26億元,與聯詠同樣呈現連兩月成長,營收落底訊號浮現,由於前3季EPS已達46.1元,加上市場預期第4季業績表現有望略優於第3季,預估全年獲利有望大賺5個股本以上,以22年配息率7成來看,目前現金殖利率仍有10%以上。

為了擺脫傳統面板驅動IC的殺價戰泥淖,與迎接AMOLED面板的升級商機,聯詠、瑞鼎已經開始加速進攻AMOLED DDI市場。法人指出,聯詠、瑞鼎已經拿下智慧手機、穿戴裝置等多個客戶的開發案,當中有望包含Oppo、Vivo等中國品牌大廠,預期將可望在23年開始逐步發酵。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