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美暫停升息,科技業裁員潮未歇,非農就業數比預期強,年底前難降息

總經評論   2023/05/15

過去1年多全球金融市場受到通膨、升息利空循環壓抑下走空,隨著聯準會5月3日第十次升息、累積升息幅度達20碼,創下1990年以來最鷹派的升息幅度後,主席鮑威爾暗示未來可能會暫停升息。不過,他也認為,年底前沒有降息空間,這又和市場目前押注聯準會年底前有2~3碼降息空間的想法不一樣。在美元指數走弱下,國際黃金價格創波段新高的每盎司2062.99美元,距離歷史高價不遠。

聯準會5月升息後,指標利率5~5.25%,與目前通膨率的5%達到平價差。隨著CPI年增率持續向下趨勢明顯,就算聯準會不再升息,未來指標利率和通膨率將開始維持正價差。至於聯準會何時有機會降息?以聯準會過去的作法,最快要等到指標利率比通膨率高出3碼左右才有降息機會;因此,若CPI年增率沒有跌到4.25%以下,聯準會沒有降息空間。甚至一直要到CPI年增率跌破4%,聯準會才有考量降息的機會,上述的假設是在美國經濟沒有意外的市場風險下才成立。

就在聯準會升息後發布的4月非農就業數據卻意外上升。4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3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18.5萬人以及3月的23.6萬人,失業率下降到3.4%,又創50多年來新低。市場另一個關注指標的平均薪資年增率達4.4%,高於市場預期4.2%,勞動參與率維持在62.6%。今年以來科技業裁員壓力大,並已擴及到迪士尼等非科技業,而3月初爆發的區域銀行信貸緊縮壓力,面臨經營壓力的區域銀行也可能是短期內出現裁員的產業,但非農就業人數不減反增,失業率不增反降。4月的就業數據支撐鮑威爾的年底前不降息論調。

科技業從去年十月開始出現裁員,今年的裁員壓力更大。根據美國就業網站Layoffs.fri統計,今年第1季美國科技業的裁員人數已達16.86萬人,是去年同期的17倍,並超過去年全年的裁員人數。最近裁員擴及到非科技業,迪士尼集團就宣布要裁員4000人。從美國就業網站的統計數據都是裁員數據,既然這樣,那麼美國整體就業數據擴張還超過預期,失業率還能創下3.4%的波段新低,代表有一股內需就業市場的力量,不但把科技業的裁員數據給消化掉,還能維持穩定擴張格局。

這就是在先前的後疫情時期到去年下半年期間,當時市場利率還很低,科技產業在後疫情時期的營運擴張,帶動當時科技產業一股就業人潮,這股熱潮對科技股股價帶來振奮作用,Nasdaq指數曾經在21年11月上旬創下歷史新高。目前科技產業的裁員壓力來自於後疫情時期產業的擴張帶來的修正,主因就是因為利率上揚後,資金成本大漲、市場需求大減所致。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勞工就業市場,以服務業為主的美國內需市場需要的就業人數仍大,這部分以餐飲、旅遊、航空等內需產業為主。這些內需產業人力缺口也是因為疫情當時美國無預警的封城和鎖國,造成戰後嬰兒潮世代提前退休離開職場,疫情過後這些人都沒有重回職場,形成就業人口斷層。這些就業人口有些是專業人士(像航空公司機師),有些是薪資不高的餐飲業員工。近兩年全球出現通膨風險,部分原因是內需就業人力嚴重短缺,雇主被迫調高薪資造成的。

以4月的美國薪資年增率4.4%仍高於市場預期的4.2%,即使這份數據已經比去年時動輒5%的數據下降不少,下降的速度比市場預期緩慢,顯然這股內需勞工市場的緊俏程度還沒完全解決,仍需要一段時間美國薪資年增率才有機會降到4%以下。美國人的勞動參與率一直都沒拉上來,仍維持在62.6%,低於疫情前的63.6%,相當於勞工仍減少210萬人。先要等到勞動參與率達到疫情前水準,才有辦法降低薪資上漲壓力。薪資上漲壓力未除前,聯準會也沒有降息的機會。

既然經濟數據都支持聯準會暫時沒有降息的壓力,那麼為何華爾街債券市場交易員仍押注聯準會下半年會降息?根據美國證券期貨交易所(CFTC)的統計數據,避險基金放空十年期美債期貨部位創下歷史新高的129萬口,就是押注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有下跌的空間。會出現這種現象通常是聯準會升息的尾聲,前一次避險資金放空十年期美債高部位時,剛好是在疫情前的19年下半年。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在聯準會5月升息前就已經跌破4%,即使聯準會升息後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也還沒回到3.5%以上。

雖然債券市場一面倒地看空十年期債殖利率會下跌,是否真的能如願也要看未來的經濟數據能否支持。另外,兩年期美債殖利率在聯準會升息後也跌破4%的整數關卡,距離3月8日創下5.0733%的殖利率高點,已經下跌超過1%。從美債殖利率走勢來看,美債殖利率的高峰已過,至於殖利率是否會下跌要看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3月8日至今爆發的區域銀行信貸緊俏問題,讓美債殖利率從高點下跌,目前要觀察的是通膨率的相關經濟數據有進一步走低,才有可能造成美債殖利率進一步下跌。

雖然聯準會升息現在才到頂,美元指數卻已經在去年9、10月間見高點反轉,近期美元指數已經跌到101點的波段低檔附近震盪並已從高點下跌8.3%,是2018年以來最差表現。美元指數下跌反應市場預期聯準會的緊縮貨幣政策已經到頂。華爾街日報還認為,3月以來區域銀行的信貸緊縮問題,以及美國政府舉債上限問題懸而未決,也都是這幾個月美元指數下跌的原因。

從金融市場的角度而言,美元指數波段漲勢往往都不是件好事。以這波美元指數從2021年3月以後起漲,當時正好是後疫情的報復性消費潮。低利率環境和美國政府的退稅支票帶動消費,大量消費潮形成資金追求有限的商品,開始形成物價上漲。22年一整年全球經濟陷入通膨風險,美元指數大漲。如今美元指數回跌,對金融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代表先前對市場的利空可望逐漸消退,尤其對股市是正面表列。美元指數下跌有利新興場貨幣升值,對新興市場股匯市表現有利。

美元指數下跌造就國際黃金價格漲勢。過去的歷史經驗顯示,黃金價格與美元走勢反向的機率很高。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指標利率全面走高,沒有利息收入的黃金卻在各國央行大幅調高利率後轉強,黃金顯然成為美元走弱下的避險工具,這有可能與目前美國聯邦政府陷入舉債上限問題還沒獲得解決,部分資金選擇到黃金避險。近期國際黃金價格一度創下每盎司2062.99美元的近期段新高,距離歷史高價的每盎司2075.47美元不遠。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