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艦國造:台灣船舶產業的全面提升
為了進一步了解台灣船舶產業的未來趨勢,近日慶龍前進第一線,獨家專訪扮演推動台灣船舶產業的靈魂人物,現任船舶協會理事長的柯永澤,相關分析內容,也將分享在接下來的分析師文章中。
回顧台灣過去20年的船舶產業,在巨型遊艇與貨櫃船等利基型產品的增長帶動下,雖然產值一路從1997年時的321億元,倍增到2008年最高峰時的658億元,但由於後續欠缺其他船型的開拓與挹注,因此產業增長不僅陷入停滯,2015年產值更只剩下610億元,較高峰時的規模衰減了7.86%。
有鑑於台灣船舶產業目前正走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加上新政府擘劃未來國防產業政策,將「發展船艦工業」視為施政重心,因此在搭配「國防自主」的戰略目標之後,期望能藉由國艦國造的計畫,一方面帶領台灣船舶產業進入升級之路,另一方面則全面提升並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本土廠商。
「台灣目前在研發設計與製造的能力,海軍的所有艦艇,其實都可以自己建造了,」西德柏林工業大學船舶推進學博士、目前擔任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以下簡稱船舶中心)執行長柯永澤表示,國艦國造最大的好處,一方面可以扶植本土供應鏈的廠商,另一方面每年更可省下龐大的國防預算,「一般而言,艦艇後續的維修與保養費用,是造價的2~3倍,如果是跟國外採購,維修費用有時會誇張到比本土廠商還貴上5到10倍,」他進一步補充,國防自主對於艦艇性能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這幾年電子資訊產品進步得很快,台灣本來電子就很強,其實是不需要老外來協助的,」他語帶自信的表示。
國艦國造的概念,早在1975年便開始推行,當時海軍委託台船公司建造了2搜人員運輸船,之後也陸續委託飛彈巡防艦、油彈補給艦、飛彈快艇等船艦的製造,而截止2015年年底,海軍國艦國造已累積了61艘,總產值也達到1300億元的水準,此外,用於海巡署的巡防救難艦、警用巡邏艦、漁業巡護船等,也累積建造了61艘,累計總產值提升到200億元之際,也培育出中信、慶富、龍德、高鼎等本土的承造船廠。「目前海巡署最大噸位的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就是完全由國人自行設計、研發與建造,」他接著說,這對於成本的降低,與後續維持船況的補修與性能再升級,都將產生極大的助益。
此外,雖然「國艦國造」的概念,早在1975年便開始推行,不過以巡防艦為例,船體組裝(佔造船成本的15%)、船舶設計(佔6%)、軸系推進系統設備(佔5%)等可委由民間廠商以及船舶中心製造與設計,但截至目前為止,國內整體的自給率也僅為30%,其他例如通訊設備(佔2%)、導航儀器(佔9%)、柴油推進主機(佔13%)、戰鬥系統(佔40%)等,仍須仰賴美國、德國、日本、丹麥、芬蘭等國外廠商。
因此未來如何透過國艦國造的政策方針,培育出更多具備「進口替代」能力的本土廠商,將攸關台灣船舶產業的整體發展,「畢竟過去產業發展的內容,都是偏重商船的領域,而非國防軍事。」柯永澤一語點出台灣未來在發展國艦國造,甚至潛艦國造所需面臨到的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網址:si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