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吉家網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李同榮

老屋增稅議題延燒?李同榮:兩年前財政部刻意放火!

  2016/08/02 21:06

 各縣市猛調房屋稅備受批評後,財政部(1)日發函各地方政府稅捐稽徵處,要求回報房屋標準價格調整情形,是否對自住房屋造成衝擊,並將通盤檢討自住房屋稅負合理性,財政部高層表示,自住房屋的房屋稅應以「輕稅」為原則。憑心而論,今天房屋稅會閙得滿城風雨,始作俑者就是財政部,他直批財政部早於2014年刻意放火,如今事情鬧大了,放火的人卻搖身一變為救火者,完全是看報紙治國。

2014年財政部廢除2010年「老屋增稅禁令」是增稅風波的根源
    房屋稅會造成自住者反彈,起因是台南市房屋稅基造價大幅調高,並追溯至90年的老屋,而台北市更計劃明年房屋稅基調高追溯30年老屋,各縣市政府都磨拳擦掌、躍躍欲試。而地方政府能有恃無恐的追溯自住老屋加稅,是憑藉財政部在2014年底的一封函:廢止本部99年2月26日台財稅字第09800596590號函。內文是廢除2010年「老屋增稅禁令」,房屋稅稅基「房屋標準價格」調整,不再以新增建房屋為限,權限下放地方,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調整評定價格後是否新舊房屋均一體適用。我們認為讓自住老屋被追溯增稅,根本就是財政部刻意放的火,由此可知前財政部長這種死要稅金不顧基層感受的酷吏心態,這種只顧稅收不惜侵犯自住基層遮風蔽雨的財產權的官僚如何獲得民心,執政黨再續聘這些中央放火再栽贓地方的官僚,勢必傾蝕到支持政黨輪替的基本盤。
早在2014年台北市前市長大幅調高房屋稅基中新屋造價與路段調整率,就發現未來新屋調完了,果子摘完了,想要增稅,最大的稅基在自住的老屋規模最大,但受限於2010年的「老屋增稅禁令」,地方政府就要求中央廢除該禁令,中央因統籌分配款各都爭議不休,因此想盡辦法要地方政府自行增稅,才會有2014年底的廢止「老屋增稅禁令」函,這把火的確是由財政部引燃。

財政部的房屋稅檢討,簡直是自我打臉
    財政部這次自我打臉的檢討內容有三點: (1)檢討房屋標準價格重行評定的期程。(2)自住房屋稅負是否合理。(3)與內政部共同推動房地稅基查估機制等。
  財政部這些檢討都是消極的作為,房屋稅的評定調幅多寡才是重點,一年或兩年調一次,只是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至於自住房屋稅負是否合理,要地方檢討不如財政部重新颁布「老屋增稅禁令」讓地方政府無法盲目擴權。
  至於財政部與內政部建立共同平台,依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構想,內政部已著手研議利用實價登錄的市場資料,希望透過科學化估價方式,提升房地稅基估價的合理性。

財稅人員若對地政與估價的專業素養,勝於再好的估價平台系統
    對內政部建立估價平台措施,我們持一個肯定與一個質疑,肯定的是內政部終於發現地方財政單位悶著頭隨心所欲在調稅基。一個質疑是花次長所說的科學化的估價方式,是指類似張金鶚老師在研發的AVM自動化鑑價系統嗎?那就省省吧!一方面要大花錢又不一定有效,一方面實價登錄資料厙要改善的地方很多,以尚待改善的系統為基礎,作出的AVM自動估價系統,加上它本身自稱13%的誤差度,就可知道可行性如何,更何況財稅人員若對地政與估價欠缺專業素養,再好系統也抵不了不專業判斷的疏失。

房屋稅基要徹底「拆除重建」,才是稅改「根本解」
    無論如何,地方財稅局是需要一套依循的専業標準行事,但更重要的是財稅單位人員對地政與估價的專業素養,官方這些措施都是「症狀解」,也就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建議政府官員應該讀一本書:「第五項修練」,才知道什麼是「症狀解」,什麼是「根本解」,唯今之計房屋稅改要徹底的「拆除重建」才是「根本解」,不廢除不合理的稅基,將房地合一課稅,任何估價系統才有用武之地。
    我們最後呼籲,房產稅制若不從根本解革新,就如同人在穿衣服時第一個扣子扣錯了,以下扣子再怎麼調整都會是錯的,所以台灣的房稅改革一直是在補破網,越補民眾越迷惘。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