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吉家網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李同榮

財部擬「精準地價」課稅?李同榮批:錯亂稅改,搞死台灣經濟!

  2016/11/04 16:01

    財政部將採「精準地價」課徴地價稅?未來五年地價稅有可能漲價數倍?過去以公告地價為基礎設計的稅制,現在要調整接近市價的機制,就要全盤考量稅基與稅率的平衡關係,只想調整稅基接近市價,卻不全盤調整稅率,就會使稅賦暴衝,這種與專業丶市場及民心向背脫節的財政首長若不下台,持續的錯亂稅改,已更甚於打房,政府官員屢屢以「學術論政」,一定會搞死台灣房市丶股市與經濟命脈。

 

「精準地價」課稅是「學術論政」,台灣目前環境不成熟,會傷及更多無辜

    財政部所謂「精準地價」以及各項增稅規劃的背後,都有一些御用學者的神祕影子,據了解,內政部早就已討論全新地價查估統一標準機制,也就是透過實價交易資訊為主,進行大量查估的精準地價,擬提供財政部稅捐單位當作唯一的地價課稅稅基。此項計劃是「學術論政」,並質疑內政部間接為某御用學者主持的房地自動鑑價系統(AVM)平台舖路,該平台主持人過去經常承攬政府委外業務,且一直企圖以學者身分影響台灣房地產稅制政策,並企圖將來有機會承攬政府委外之「精準地價平台」的建置業務。

    目前台灣的自動鑑價環境尚未成熟,因此系統準確率偏差甚多,仿間有某平台號稱以公益免費提供民眾查詢房地價格,把無知民眾當白老鼠試驗,不知已經誤導多少買屋賣屋民眾做出錯誤判斷,該平台且自稱全體樣本誤差率在13%範圍,但有八成以上的樣本誤差率達20%。請問,這樣不精準的鑑價平台,民眾會信服嗎? 另外,目前所有鑑價平台取樣來自內政部實價登錄成交行情,而內政部的實價登錄因無詳細門牌揭露,且與實際市場即時價格落差近10%,因此所有平台取樣與運算的誤差率更可能高於20%以上。在台灣實價登錄資料庫尚不夠精準不夠不成熟的環境下,任何平台都無法達「精準地價」課稅標準,而「精準地價」平台卻不精準,那只會讓更多的誤判發生並傷及更多的無辜民眾,而收到暴衝的地價稅與房屋稅的民眾一定會直線上升。因此,在實價登錄樣本數丶精準度丶詳細門牌揭露等條件都未具成熟時,談「精準地價」實在言之過早,政府應先推動詳細門牌房地實價揭露,以及針對「實價揭露要歸責於買賣雙方」的修法,才能建立相互監督制衡的機制,確保實價資訊的真實性,也才能使實價登錄資訊平台更公開化丶透明化丶更準確化。

 

「精準地價」的錯誤增稅政策,李同榮左打財政部,右批內政部

    最後呼籲,立委諸公應嚴謹把關,財政部屢屢浪費預算並委外於一些不專業學者研究出與市場脫節的增稅規劃,包括過去失敗的證所稅丶奢侈稅丶與現在失敗的房地合一稅,都是一些御用學者與糊塗官員的聯合傑作。而當政府在發現奢侈稅與房地合一的交易稅制失靈,且完全抽不到預期稅收二成,於是把腦筋動到稅基最大的持有稅收上,財政部結合地方政府大幅調高持有稅中的房屋稅與地價稅,如今,不但持有稅已大幅調升,自住者還要無辜承受被炒高的地價稅,而政府不但不顧民怨反彈,還要變本加利,加碼以「精準地價」逐步企圖大幅調高地價接近市價,藉以全面擴大稅收來源。財政官員刮樹皮傷害自住小老百姓的行徑再不制止,就會造成房市交易不斷萎縮丶租金轉嫁上漲的怪異現象,台灣經濟不但會被搞垮,且民怨更會直線不斷上升。同時也呼籲政府,未成熟的稅制政策不要屢放風聲,影響市場,這樣民眾怎麼相信林全政策不打房?同時呼籲立委們,也要把關內政部是否企圖繼續浪費公帑,建置不成熟的所謂「精準鑑價平台」,也請內政部正式對外說明所謂「全新地價查估統一標準機制」是什麼標準機制?內政部自行建置?委外建置?如何委外?台灣目前環境是否符合「精準地價」的運算標準?要多少預算?會不會像過去同一批人想出來的「租屋蚊子平台」一樣的命運,肥了建置平台的廠商,但卻浪費國家公帑?請官員想清楚政策可行性再放風聲,台灣稅制改革已走入死胡同,政府刮樹皮且傷樹根的增稅作為,令台灣經濟前途蒙上一層陰影!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