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把握債券送分題 用「這一招」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3月美國聯準會(FED)FOMC會議維持利率決策不變,是聯準會第五度按兵不動,聯準會考量貿然降息會導致物價失控,對降息次數與時間點轉趨謹慎的聯準會官員增多,降息路徑再次撲朔迷離。凱基投信表示,雖然降息大方向不變,但利率下行絕非一帆風順,過度押注降息紅利恐怕會打亂收益型投資人的現金流規劃,因此建議聯準會降息之前的最終循環,投資人可以透過美國非投資等級債,把握債券送分題。
今早債券型ETF,凱基ESGBBB債15+(00890B)、國泰10Y+金融債(00933B)、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富邦全球投等債(00740B)、國泰A級金融債(00780B)均小幅上揚。
凱基美國優選收益非投資等級債券ETF (00945B)預定基金經理人鄭翰紘表示,回顧過去5次聯準會降息經驗,降息幅度較為顯著的1989年、科技泡沫、金融海嘯前夕與COVID-19期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暫停升息後24個月有較明顯回落,但在採取預防性降息的1995-1996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不降反升。此次聯準會也偏向預防性降息,自去年7月暫停升息至今,10年期公債殖利率僅微幅下降0.05%,後續公債殖利率走勢或可參考前次預防性降息。
當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不如預期,正是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布局良機。回測2001年以來,當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或微幅下降時進場投資,一年後的報酬表現,美國非投等債會優於美國公債及美國投資級公司債,鄭翰紘表示,主因非投資級公司債具信用利差且存續期間較短,報酬表現受利率變動影響程度會比公債來得低;投資債券時若能適度承擔信用風險,報酬反而有機會更加穩健。
回顧歷史經驗,也得到相同應證。1995年預防性降息一年後,非投資等級債報酬達33.3%;2006年金融海嘯後一年,非投等債報酬達15.2%;2018年COVID-19後一年,非投等債報酬達15.9%,顯見聯準會升息喊停後一年,非投資等級債券幾乎都可繳出兩位數報酬,今年聯準會再次採取預防性降息的情況下,預期非投等債後市表現空間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