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富聯網 / 主筆室

分析工具的思考

  2014/11/23 11:55

前文提及法人有研究團隊,大股東有內線,中實戶有銀彈,而散戶投資人唯賴自己的獨特一技之長,亦即只有自己知道,而法人大股東中實戶都不知道的交易方法與技能,才能創造自己在金融戰場的競爭優勢。


但如果將所謂的獨特一技之長,僅僅局限於分析工具的磨練與精進,最後的結果恐怕仍難盡如人意。無論是技術分析、基本分析、財務分析、數量分析等工具,其使用方法先天上都難逃邏輯條件的制約,甚至於根本就是違反邏輯原理。


上述的分析工具,無論是號稱江湖術士道具也罷,以至於有學術冠冕加持者亦然,都是一成不變的數據工具。亦即全然依賴過去舊有資料作分析的工具。都是試圖從過去數據過濾整理出可用資訊,藉以運用於未來。


問題是欲使用有限的過去涵蓋(預測)無限演變的未來,這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演繹邏輯所以被稱為套套邏輯(tautology),就是因為大可以套小,而小不能夠套大。運用有限過去,補捉無限未來,等同以有限包含無限,這是所有數據分析工具的通病。


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不盡公允。再者,批判分析工具也非文章本意。本文旨意在提醒工具使用者,將市場交易買賣完完全全寄託於工具,除非是天縱英才,不然有先天缺陷的工具,最後帶來缺憾後果,並非意外。金融戰場所以高達九成以上的陣亡率,全然依賴大同小異的缺陷工具,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


完美的交易分析工具,是市場交易者魂牽夢縈的交易聖盃。可惜並不存在。不然,世界首富排名前十,不該僅有巴菲特一個市場投資人。更何況巴菲特還是依靠策略成功致富。巴菲特的策略,簡單說是買公司而非買股票。


說交易聖盃不存在世上,是針對分析工具而言。分析工具也並非一無是處,只是不能全然依賴。如果能夠搭配工具之外的外部因素,諸如兵法、風險控管、企管法則等生存競爭策略,藉以彌補工具的先天缺陷,這或許就能通往真正的交易聖盃所在。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