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大型金控賣力打亞洲盃---東協市場最具賣相

產業評析   2015/08/03

台灣加權指數三大板塊,大致可以區分為外銷(電子類股)、金融股以及營建類股(房市景氣),然而第二季以來,在商品庫存過高、消費景氣不如預期以及缺乏亮點產品等因素影響下,國內包括出口金額、外銷訂單衰退,電子股營收、展望暫時轉趨保守。此外,國內房市受到政策控管,加上政治因素影響,營建股也有志難伸。

因此,在電子、營建兩大區塊短中期不容易竄出頭擔當盤面主流,除了少數傳產族群,如紡織類股具備題材與獲利翻轉的環境,具備人氣與資金聚焦,不過在市值或成交量比重並不高之下,於台灣50指數權重合計占有19.29%的金控股,在指數回檔若要進入整理打底之下,上半年獲利繳出佳績的金控股或有機會擔綱要角之一。

受惠國內外投資市場表現熱絡,金控業者積極處分海內外投資部位,且證券以及財富管理收益同步增溫下,整體金控上半年稅後獲利達1807億元,年增9%,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當中國內兩大龍頭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在子公司壽險業務處分投資利益與不動產增值評價利益挹注,累計上半年稅後獲利雙雙突破400億元,每股純益分別為4.1元及3.26元。

此外,成長幅度最為驚人的新光金(2888),則是因上半年債券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44億元,帶動上半年獲利成長142%,每股純益0.61元,位居成長之冠。除了基本面有獲利支撐,政策面的持續發射偏多訊號,啟動包括調整金融業體質的「金石計畫」、推動「數位金融3.0」,及有助於提升金控中長期營運動能的「亞洲盃」等。

尤其是,中國龐大機會,受制於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卡關,雙邊金融業就如同牛郎織女一般,只能隔著銀河遙望對方,無法進一步接觸與合作。考量短期內業者在中國市場不易有大幅度進展,金管會年初鬆綁銀行轉投資金額上限,從資本額的40%更改為淨值的40%,並喊出亞洲盃口號,鼓勵業者積極併購、參股,打入中國以外的亞洲市場,加速走出台灣,可望扭轉金控過去只能在國內爭搶已經趨近飽和的市場。

因此,在金控開始積極布局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有機會讓沉寂已久的金融產業吹起漣漪,並挹注未來成長動能,從中長期角度來看,產業結構、金融業版圖及獲利成長展望的改變,是否能夠提升市場對於金融類股的評價,則是可以持續觀察的部分。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