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大陸金融》數位人民幣「公測」 第三方支付迎全新挑戰

時報新聞   2020/10/17 13:27

【時報-台北電】近幾日深圳民眾間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數位人民幣」紅包。網上許多抽中的幸運兒曬出截圖炫耀,「你抽中了沒?」更成為親友間最新的問候語。數位人民幣全面進入到公眾生活指日可待,不過也將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業者帶來全新挑戰。

 

 「十一」長假之後,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定數位貨幣傳出一大進展,突破先前僅在政府單位、金融機構的內部測試,首度以紅包形式進入到民眾生活。深圳市羅湖區10月8日宣布「禮享羅湖數位人民幣紅包」活動,共將發出五萬個紅包,每個人民幣(下同)200元,總計達1,000萬元。

 該紅包類似「消費券」,抽中者可於10月12日18點到18日24時在深圳3,000多家商店消費,但不能換為實體現金、也不可將紅包金額轉入銀行帳戶。此一消息公布後引爆全大陸討論熱潮,總計有191萬人上網申請,最終中獎率僅2.6%。

 民眾熱議的多在消費層面,但上升到國家戰略,這是大陸法定數位貨幣的首度「公測」,意味著接下來大範圍擴大試點、乃至於全面推出,已不遠矣。

 大陸早在2014年、時任人行行長周小川的帶領下開始著手研究法定數位貨幣,2020年起更出現顯著進展。1月,已基本完成了數位人民幣的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4月,數位人民幣選定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測試,主要以小額零售交易為主。10月深圳的紅包活動,代表數位人民幣已完成連網交易及店家硬體設施的布局。

 數位人民幣推廣應用後,首當其衝的正是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機構。2020年2月以來,支付寶已先後公布五項和人行數位貨幣相關的專利。人行可能利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龐大用戶基礎,對數位人民幣的快速普及發揮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數位人民幣全面上線使用後,部分電子支付業務可能被數位人民幣取代。

 究其根本,數位貨幣和第三方支付系統有其本質不同。首先,數位人民幣屬法定貨幣的一種形式,其主權信用要高於微信和支付寶。其次,數位人民幣使用範圍等同現金,甚至可以保證在部分合法合規的支付場景,滿足匿名支付的需求,這一點是微信和支付寶不具備的。

 再者,數位人民幣的日常支付雖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用戶體驗相當,但數位人民幣還可應用在商業銀行,或是銀行與人行間的往來,這點微信、支付寶就無法做到。另外最特別的是,數位人民幣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也就是說,即便身處網路訊號不佳的深山偏鄉,同樣可使用數位人民幣。

 另一方面,數位貨幣也可能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衍生業務造成負面影響。這些機構的衍生業務主要有金融類業務以及徵信、風控類業務兩大類。雖然官方尚未公布數位人民幣實施後的推廣機制,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利用流量變現的金融類業務,將會受到顯著負面影響。

 從首批接入支付寶平台的貨幣基金規模增長來看,儘管目前漲勢有所放緩,但整體規模依舊維持增長。未來數位人民幣的使用者端若同樣具有金融服務功能,可能會改寫現有的資產管理格局。

 再回到民眾關注的使用層面。深圳數位人民幣紅包開放使用後,仍零星傳出離線支付、手機碰一下「閃付」不成功的個案,顯示仍有硬體應用難題等待克服。另外也有民眾說,第三方支付經常推出補貼或與店家優惠活動配合,比起使用數位人民幣更有吸引力。有大陸網友直言,「如果用起來都一樣方便,當然哪裡有活動(優惠)就往哪裡去」。數位人民幣的下一步,外界仍翹首以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黃欣/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