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基金研究報告 / 晨星專欄

為更高的投資透明度選擇被動式基金

  2017/06/07 09:54

-追蹤市場指數讓被動式基金的投資配置具高透明度

 

作者:Jose Garcia-Zarate

 

投資是經由承擔風險以期獲得預期報酬。投資的本質是與市場不確定性相抗衡,而投資人必須接受報酬的不可預測性。我們不斷提醒,過往績效無法做為預估未來績效的依據。然而,投資人仍可有效的降低未被注意的投資風險。

 

過去10年間,促使被動式投資受到歡迎的部份原因在於,其較主動式管理為高的透明度。主管機關、國際研究機構,乃至於大眾媒體等,已對被動式基金進行相當多的討論。而被動式基金業者回應如此廣泛討論的方式即為,提高各面向基金管理資訊的透明度。毫無疑問的,藉由追蹤單一指數,有利被動式基金降低被公眾檢視其持股的壓力。晨星歐洲資深ETF分析師Jose Garcia-Zarate指出,事實上,被動式基金未有任何要隱藏的資訊;而揭露完整投資資訊對投資人的好處在於,能讓他們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反觀,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主動式管理會慣於隱藏個別的投資策略。也因此,在許多主動式投資的實例中,基金經理人如何管理投資人的資金,常缺乏足夠的透明度,並導致投資人無法適當估算其背後隱藏的投資費用。不僅如此,在收到投資報告之時,投資人往往才驚覺主動式管理基金受到國際事件影響而出現虧損。然而,提高市場透明度並非只是為了因應可能出現的金融市場危機。

 

不過,在ETF越來越受青睞之時,我們也觀察到投資人對ETF投資存有迷思。第一個迷思即為,ETF報酬表現僅屬一般。這是被動式投資最常被誤解的印象。其實,市場上不乏3年、5年經風險調整後報酬遙遙領先其同類型商品,且其年費用率甚低的ETF;更有ETF的10年報酬超越成立期較長、追蹤相同指數的商品;反映ETF也能有亮眼成績。

 

第二個迷思為ETF一定會追蹤一檔市場指數。僅管絕大部分的ETF會追蹤一檔指數,然仍有少數偏主動式管理的ETF並未追蹤指數,且這類型ETF開始有增加趨勢。事實上,當我們討論ETF之時,我們指的是一個具靈活性特徵的投資工具,此工具允許一檔基金能如同一檔股票一樣,在每個交易日中不斷交易與訂價。這與共同基金每日一價的傳統架構不同。此外,指數型基金提供的投資透明度、可預測性,讓指數追蹤策略的基金架構與ETF相似。且此區塊保持成長,未來若有越來越多的基金業者,將其主動式管理基金包裝成被動式商品,切莫感到驚訝。

 

 

 

 

至於在挑選被動式基金方面,晨星歐洲被動式基金分析師建議投資人可透過3個問題挑選適合的商品:

 

提問一:被動式基金追蹤的指數

投資人不應預期被動式基金所追蹤的指數都一致。舉例來說,許多基金追蹤標普500指數,但也有許多被動式基金發行業者會擴大股票追蹤數量至750檔,以同時追蹤美國大型股、部分的中型股。同樣的,許多被動式管理基金會追蹤MSCI指數,但領航發行的國際股票基金則追蹤不同的FTSE指數。MSCI與FTSE編纂的指數差異之一在於,FTSE將南韓視為已開發市場,而MSCI則仍視南韓為新興市場。

 

投資人能如何判別: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找出該基金所追蹤的指數。或運用公開資訊管道,找出被動式基金的個股、區域/市場配置比重。

 

提問二:被動式基金的表現

被動式基金的運作相對簡單,即:盡可能的追蹤單一指數。而追蹤誤差則反映一檔被動式基金與其追蹤指數報酬表現的差異。原因在於,被動式基金仍有投資成本,而追蹤誤差則是反映扣除投資費用之後的報酬表現。

 

投資人能如何判別:查詢被動式基金與其基準指數的表現,並另與追蹤相同指數的被動式基金之報酬做比較。如果投資人的基金A報酬與其追蹤相同指數的基金報酬,有較大的差異,代表其A基金的追蹤誤差藏有潛在問題,即使A基金報酬能勝出其追蹤指數、其追蹤相同指數的競爭對手。

 

提問三:被動式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角色

一檔被動式基金同樣能像主動式基金一樣,滿足投資人的特定需求。並且,與主動式基金不同的是,被動式基金的表現較容易預測。在任何市場環境中,投資人能預估一檔追蹤市場指數的基金報酬。不過,投資人切勿以為只要持有一檔被動式基金,就已達到投資分散的目的。如果投資人的投資組合只有股票型被動式基金,仍等同忽略了債券能發揮投資分散,穩定投資報酬的功效。

 

 

 

 (本文由晨星歐洲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