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台北股市》外資大動作所謂何?台灣今年GDP先蹲後跳

時報新聞   2023/02/11 11:44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元月外資買超台股金額達2007.5億元,改寫歷史單月次高紀錄,僅次於2005年12月,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指出,根據過往經驗研判,每當景氣進入底部或是過熱的初段,外資有高機率出現大幅度的買賣轉換,由此研判,台股應該是進入景氣落底。由於市場持續下修今年GDP預期,各大機構預估約落在2.5%左右,一般預料第一季為低點,之後將逐季走高。

台股在近期大漲之後,本周出現高檔震盪走勢,10日加權指數小跌12.06點,跌幅0.08%,收在15586.65點,全周指數小跌16.01點,周線跌幅0.1%,平均日均量2113.94億元,周K線仍維持連5紅。

本周三大法人買氣暫歇,外資小幅賣超2.03億元,中止連4買態勢,自營商也從連4買轉為賣超81.85億元,僅有投信法人站在買方,回補34.12億元,三大法人單周合計賣超49.76億元。

本次台股在MSCI最新季度調整中,呈現MSCI全球新興市場、MSCI全球市場兩指數持平,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微幅調升0.03個百分點,成功達成連二升,雖然從長期來看,MSCI指數對於台股的影響僅為短期,主要仍視整體投資情緒,不過因為台股正從去年下行趨勢的谷底彈升,本次MSCI季度權重調升仍有利於提振整體投資情緒,且有利國際被動資金回補。

孫傳恕表示,這波由科技股領漲的趨勢鮮明,三大指數中,電子類股持續站穩短中長天期均線,根據2008至2009年的經驗,景氣衰退過程往往伴隨指數落底後領先反彈回升,目前台股12月的景氣領先與同時指標持續下跌,12月外銷訂單數據也受到中國影響出現明顯衰退,在在反映目前台灣正處於景氣衰退期間,而指數自今年一月起則已有落底回升跡象,且開始陸續反映對於下半年經濟回穩的樂觀預期,吸引國際資金提前卡位回補科技族群。

針對類股挑選,孫傳恕建議仍以具有成長動能關題材為主,因此HPC、資料中心、新能源車、中國內需復甦等可做為投資主軸,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企業庫存調整將落底,下半年隨著半導體業復甦,搭配中國內需疫後回溫,有利消費電子下半年表現,激勵科技股有望一甩去年頹勢,領先非電子產業領漲反彈。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